《乡愁》创新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1/7 10:41:0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00个字。

  《乡愁》创新教学设计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文通中学单春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运用象征抒发感情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与赏析,体会诗歌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台湾人民对大陆的思念之情,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领会诗中蕴涵的浓烈的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象征手法抒发感情的写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国古代诗歌中写乡愁的诗歌。
  (学生背诵有关诗句)
  其实,这种思乡念家之愁,又何止他们才有呢,那些远离祖国母亲怀抱的游子们,又何尝不是愁思绵绵无绝期?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所写的《乡愁》,来体会一下台湾人民对祖国大陆的思念之情。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生于南京并在南京生活十多年,童年时离家在寄宿学校读书,青年时在厦门、台湾和美国等地求学。他的诗作中有许多都是以思念家乡为主题的。
  三、整体感知全诗
  1.学生朗读全诗
  (可单个朗读也可集体朗读)
  2.放录音或教师范读。
  要求学生在听读时注意朗读时的重音。
  四、欣赏理解全诗
  1.全诗四个诗节,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自由讨论,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找出四个诗节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①行数、字数相同——体现出结构美,音乐美。
  ②均以时间性的词语开头。
  ③都运用了比喻。
  ④都以具体的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为意象。
  不同点:①每诗节所写思念的人不同。
  齐读课文一遍,加强对全诗的感知。
  2.感情是很抽象的,人们很难把握。文学作品常常以具体的意象(即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或借助具体外物,用比兴手法所表达的作者情思。)来抒发抽象的感情。诗人选取哪几个时间段来抒写的呢?
  明确:“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和“现在”——把几个时间连在一起,这恰好写出了诗人的半生经历:少年时别母上寄宿学校,青年时别妻上大学,成年时丧母,中、老年时别大陆。
  我们再具体欣赏一下每个诗节所写的内容。
  3.学生试读第一诗节。要求学生回答:
  ①本诗节写了对谁的“愁”? 
  明确:“愁”母亲。
  ②诗人通过什么来寄托对母亲的“愁”的?
  明确:“一枚小小的邮票”
  ③请同学们想想诗人在写下这一诗节时都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明确:幼小的年龄,远远的离开了母亲去求学,只能将思念和依恋倾注在信纸之上,让邮票把这份情送给远方像我思念她一样深深思念着我的母亲。
  小小的邮票,依依的思念——板书
  4.学生试读第二诗节。要求学生回答:
  ①同学们有没有觉得本诗节哪一个词用得很新鲜?
  明确:“新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