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教案4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1/5 16:57:2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9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040字。

  十九  窦娥冤
  ——关汉卿
  【目标理解】
  1. 通过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相关知识,欣赏本剧曲词的抒情性和音韵美,激发学生对
  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过把握全剧的故事情节并分析窦娥的形象,理解窦娥的善良心地、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从而深刻认识元代吏治的腐败和当时社会的黑暗。
  3.通过理解窦娥这一形象的毁灭,感悟悲剧美,理解悲剧的深刻的思想感召力和艺术魅力。
  4.理解“三桩誓愿”的浪漫主义手法。
  【教学建议一】
  采用诵读法、鉴赏分析法
  课文是《窦娥冤》全剧的第三折,写窦娥被押赴刑场杀害的悲惨情景,是全剧矛盾冲突的高潮。由于本文是中国古代戏曲,语言多为元代口语,用典较多,学生阅读理解均有一定的障碍。而且,现在的学生都是在动漫和图画中长大,这样的古代戏剧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要在在熟悉戏曲知识的基础上,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再采用诵读法辅以老师及时的点拨,品味语言、把握人物形象。弄清作者是如何刻画窦娥这个人物的。
  * 教学过程建议:
  1.《窦娥冤》是元杂剧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悲剧代表作,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学生对此剧的了解一般仅限于俗语“比窦娥还冤”,而且古代戏曲离我们的时代较远,因此,创设情境,课堂激趣就很重要,可采取多种方法导入,如由选择流行歌曲中有古代戏曲元素的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然后顺势引入相关戏曲知识及作者介绍,读讲结合,鼓励学生收集有关戏曲知识。
  2.对本课的大量生僻用字和典故,教学时不要局限于帮助学生理解字词,可让学生课前通过预习自主学习,参看鉴赏提示、注释,认真阅读课文,掌握其中的古白话词语,了解剧情。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把握主人公的形象。
  3.戏剧是语言的艺术,本文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抒情色彩,因而教学中把诵读作为首要环节。在弄清字词,了解剧情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如分角色朗读、分段轮读、重点选读或自由朗读,形式可活泼多样,但要进入“角色”,读出感情。切实感受人物心理。同时读背结合,抓住重点曲词,引导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仔细体会剧作的情味,为深层探究做好铺垫。
  4.本课关键是从“冤”字切入,在品味戏剧语言的基础上,紧扣“冤”字展开教学。教师在引导阅读的过程中要把握住矛盾冲突,把枯燥的对白和唱词设计成生动紧张的场景,让学生成为剧中的主人公或剧场的观众。
  5.对【滚绣球】及三桩誓愿要仔细体味,认真研究,学会辩证分析,全面准确地把握形象的社会意义及其人物性格中所体现出来的矛盾性,从而深刻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法制的腐朽性。把重点放在高潮部分第三折,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精读曲词,借助课堂讨论,让学生认识剧中安排“三桩誓愿”超现实情节的作用。另外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6.如有条件,可阅读《窦娥冤》全剧剧本,观看戏曲《窦娥冤》的影片或音像资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