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诗词鉴赏”上学期专题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 资源大小: 40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1/1 20:01:0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00字。

  九年级诗词鉴赏(上)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李白《塞下曲》“宵眠抱玉鞍”中的“抱”能否换成“枕”?
  “抱”更见军中生活之紧张,将士们只能抱鞍打盹,一有警情,“抱鞍”者即能翻身上马,奋勇出击。故“抱”更合军中习惯,较“枕”准确。
  (2)请从诗中举例说明古代诗词中的物候现象。
  诗句: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分析:农历五月正是盛夏季节,但天山都是非同寻常的寒冷,这反映了气候的高下差异。
  (3)尾联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将士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和无怨无悔驻守边关的赤胆忠心。
  (4)请赏析颈联的妙处。
  (1)颈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紧承前意,生动传神描写出了当时军旅生活的紧张气氛;(2)“金鼓”声声,烘托出战争的紧张气氛和严明军纪;(3)“晓战”、“宵眠”用词精准,突出战争的紧张状态;(4)“抱”一词用得更为传神,烘托出军营枕戈待旦的高度戒备状态。
  (5)对李白的《塞下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C  )
  A、诗歌开头两句,抓住环境、气候的特点,描写边塞生活的艰难困苦,为下文作了铺垫,表现诗歌的主旨。
  B、第五、六句运用对仗,选取了一天的军旅生活进行具体描写,反映了边塞军旅生活的紧张和战士奋勇杀敌报国的精神面貌。
  C、皑皑的白雪,凛冽的寒风,幽怨的笛声,惨烈的厮杀,一幅幅形象鲜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反战态度和对戍边战士的同情。
  D、这首诗借用戍边战士的身份和化用“楼兰”这个典故,抒发了诗人渴望为国杀敌的满腔豪情和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6)诗歌中“折柳”一词语意双关,请作具体分析。
  将士们常年驻守在边关,根本见不到内地那种常见的春风杨柳的景致,所以只能奏起《折杨柳》的曲子。“折柳”既指《折杨柳》这首曲子,又指内地那杨柳依依的春天景致。
  塞下曲  卢  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1—2两句极富暗示性,你从中体验到什么,请分点写出。
  “月黑”与以下“夜”“雪”互补,暗示敌人可能趁机出逃;月黑雪猛,非雁飞之时,却见大雁高飞,暗示已有敌情;将军一见雁飞,迅即作出“单于夜遁逃”的判断,暗示敌人被围已久,已无力夜袭;将军雪夜严密注视敌情,也暗示了将军极富作战经验。
  (2)诗后两句写法独特,请作简要赏析。
  后两句不正面描写轻骑远追及其辉煌战果,却用“大雪满弓刀”烘托跃跃欲追的场景,故留悬念,扣人心弦,引人联想,言有尽而意无穷。
  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这首诗写戍边士兵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写戍边士兵怀乡情。
  (2)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请描绘出来。
  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
  (3)“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具有怎样的双关意义?
  既指自然界的春风,也暗指朝廷的关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