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主题阅读训练
- 资源简介:
约3740个字。
记叙文阅读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湖北周立雄
感恩之心
感恩的窗帘
莫小米
是一对师生的故事。
年代久远,老师如今80高龄,学生也已60多。
老师刚搬进这个住宅区时,心下不免忐忑,自己与老伴都老了,子女不在身边,拆迁之前的房子住了30多年,邻居都很熟,有点事情会相互照顾。现在不知会怎样。
学生正好就住在前面的一栋楼里,有天在厨房洗菜,看到对面阳台上坐着晒太阳的老太太,越看越面熟,想了很久,那不是自己的小学老师吗?就跑去认师。
毕竟相隔50多年。当了一辈子小学教师,有多少学生啊,老师一时想不起来。
学生说:老师,那时我家里穷读不起书,是班上年龄最大的一个,你记得吗?我妈妈生病要陪她上医院,缺了课到你家来补,我怕影响你休息,总是等在外面。后来你对我说,只要看到窗帘拉开了,就敲门进来,老师你记得吗?
从这天开始,学生经常会去老师家转转,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捎去一把青菜,拎走一袋垃圾,捶捶腰背,说说闲话。
渐渐摸熟了老师的生活规律,每天早晨6时,学生都要留意老师的窗帘是否已经拉开,如果过了7点还没动静,她就不放心,会过去探视。
有时她正看着呢,窗帘就忽然打开了,师生两人,就会很默契地,相视一笑。
应该是个很懂得感恩的学生吧,可到底怎么才叫感恩?
现在感恩教育很时髦,有下跪的,有洗脚的,有节日送别出心裁礼物的,电视上经常看见他们热泪盈眶。当然,比不教育好,但我觉得过于刻意。
更有媒体大张旗鼓地做文章,某某老人怎么捐资助学,得了捐助的学生怎么忘恩负义,节日没一个人来看望,让捐助者心凉……仿佛非要他常常记起、时时温习,才算感恩。
上述那个学生懂得感恩么?50多年她并没与老师联系,节日也从没打电话送贺卡,以至于重逢时老师都想不起她;上述那个学生不懂得感恩么?当生活让她们相遇,当老师需要帮助时,她可以做到最细、最好。
感恩之心她从来都有,深深地藏在心底。
(选自《青年博览》2008年第10期)
【演练场】
1.理解主旨作者认为怎么才叫感恩?2.理解线索“窗帘”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理解写法第3自然段描写老师的心理活动有什么作用?
感恩之行
尴尬的感恩
美 雯
国宏在离家三十多里的县城读高中。
深秋的夜晚,国宏躺在学校宿舍的床上看着一本外国文集,其中有一段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他。故事的主人公杰克•布朗是一个远离父母的孩子,在他16岁那年的感恩节,他突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他想到了要对父母感恩。杰克•布朗不顾外面飘着的大雪,回到家中。母亲打开房门,他虔诚地说:“妈,今天是感恩节,我特地赶回来向你们表示感谢,谢谢你给了我生命!”母亲上前紧紧地拥抱并且亲吻了他,杰克的父亲也走出来,深情地拥抱了他们。
这种温馨的场面,一下子掀起了国宏思乡的狂潮。蓦地,他想起今天正是西方的感恩节。杰克•布朗的行为正好提醒了他。来县城读书已经快三年了,国宏从未想过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说声“谢谢”。于是,他准备连夜赶回乡下的老家,他要在这个特别的日子亲口对父母说,他爱他们。他也要给父母一个惊喜。
天太晚了,坐车回家已不可能。国宏向同学借了一辆自行车,心想:这样回家,更能让父母感动。
刚走出校门,国宏发现天正下着雨,他迟疑了,但想到故事里的杰克能冒着风雪回家,他精神一抖,踏上了回家的路。
一路上,国宏脑子里一直在想着母亲打开门看到他时的惊喜。汗水和着雨水已经淋湿了衣服,国宏依然使劲地蹬着自行车,此刻,他只想早些告诉父母自己对他们的爱与感激。
终于,国宏湿漉漉地站到了家门口,心里“怦怦”急跳地敲响了门。门打开了,母亲一见是儿子,满眼惊慌地问道:“你这孩子怎么啦?深更半夜的,怎么回来了,在学校出什么事了吗?”国宏突然间脑子里一片空白,一路上演练过无数次的“台词”怎么也说不出口。他说:“爸,妈……我我……”“我”了半天,最后什么也没说出来,一甩头进了自己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