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树》教案3
- 资源简介:
约2530个字。
望天树
一、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旨。
2.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及运用第二人称的表达效果。
3.联系自然与生活,初步获得人生的感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对望天树精神的感悟。难点:品味课文洗练的语言。
三:教学方法:教法——启示法;学法——自主探究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看见过望天树吗?想知道望天树是什么样子的吗?展示资料:美丽的热带密林,望天树秀美的姿态,高耸挺拔的树干,昂首挺立于万木之上。介绍望天树,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激发他们阅读文章的兴趣。
(二)初步感知: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找出喜爱的或觉得优美的语句。谈谈为什么喜欢它们?
①“终于,你从野牛的足迹里冒出了生命的嫩芽。——那是多少次践踏之后的萌发啊!”
——这句中的“终于”是副词,表达出经过了艰苦的努力的结果;“冒出”表达出望天树顽强的生命力;“多少次践踏”说明望天树遭受过无数次的挫折;破折号是对上句的补充说明,感叹句的运用表达出作者强烈的感情。(此句重读“终于”“冒出”“生命”“践踏”“萌发”,要读出惊喜、赞扬的语气。)
②“对于这样的‘小不点’来说,一丝阳光,就像一丈棉布似的,足以裹住全身了。”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望天树的嫩芽“只有松毛尖尖大小”。作者紧紧扣住阳光温暖的特点,化无形为有形,用棉布来比喻它。对于望天树来说,“一丝阳光”竟“像一丈棉布”,用以裹住全身,可见作者完全将其当作人来写,使语句增添了童话色彩,富有想象力。
③“高傲的野葵花用沉默来轻视你。花的家族有一条不成文的法规:它们决不向比自己低矮的植物致敬。”
——这句话通过野葵花的举动向我们暗示望天树的幼苗多么弱小,多么无助,然而它居然一点一点生长了起来,尽管周遭的眼光是如此的不屑,它仍不在意,因为它有着更加高远的目标。
④“这样的不幸,完全是一头不负任何责任的马鹿造成的这家伙后脚一掀,连根带土把你踢下断崖。”
——这句话里,依靠大胆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作者推断从断崖下长起的望天树,是其幼芽被马鹿踢下山崖造成的。作者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肯定了马鹿是罪魁祸首,甚至还有理有据地讲述了当时一瞬的情形,具有童话般的意境和真实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