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病句修改类题目集锦及解读分析
- 资源简介:
约5300个字。
7年淮安市中考病句修改类题目集锦及解读分析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wtzxscl
一、课标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修改病句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只在写作中这样提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由此可见,语病修改要建立在语感和语法及修辞的基础上。而目前的苏教版教材只在附录中涉及这些方面内容,这就要求同学们平时一定要注意多读书,形成语感,并适当掌握基本的语法常识。
二、教学目标
掌握一些常见的病句类型,并能正确修改;能正确地使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
三、教学重点、难点
寻找病因,不改变原意,同时用最简要的方法修改。
四、知识点复习
1.病句类型:
①成分残缺
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读起来也不流畅。例如:
(1)缺主语
例: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我很快有了进步。(因多用介词或介宾结构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全句缺主语情况是主语残缺的主要表现。此句应去掉“在”和“下”,或去掉“使”)
(2)缺谓语
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3)缺宾语:
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应在“敢搏”后加“精神”)
②用词不当
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例如:
A.他做事很冷静、武断。(“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B.他讲起话来连绵不断。(“连绵不断”不能形容说话的连续)
③词语搭配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