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记叙文阅读之“概括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2/15 7:31:0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7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220个字。

  记叙文阅读之“概括题”
  (适用于广州考生)张华忠
  在中考语文150中,现代文阅读是不容忽视的,它占据这24分左右的分值。我们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语文试卷粗看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但是细细研究,确有很多隐含的大体技巧在里面。今天我们就主要谈谈记叙文中的必考题型概括题的答题技巧。
  【考点解说】
  概括题:
  概括题不言而喻是我们每年中考的必考题型,一般会在课外阅读的第一题中出现。
  年份 
  题型 
  题目内容 
  分值 
  考查点 
  备注
  2008年 
  主观题 概括文章的主要事件 6分 感知与综合 同上年分值
  2009年 
  主观题 结合文章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5分 感知与综合 分值减少
  2010年 
  主观题 结合文章起因、经过和结果,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5分 感知与综合 分值减少
  2011年 主观题 概括文章的主要事件 5分 感知与综合 分值减少
  概括题是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概括分为一般概括和高度概括两种。一般概括常见于初一、初二的其中期末考试中,而中考则主要考查高度概括,一般概括是高度概括的基础。
  1.一般概括:
  一般概括是使用一到两句话对于文章的主要事件或文章的内容概括,考查的重点是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方法:六要素概括法(精简版)
  人+事件+(结果)
  相信同学们对这个公式都不陌生,但是每次操作起来还真的是有点难度,总是多答很多内容。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小技巧,同学们在答题时会更好操作一些,在概括的时候先找到文章的主要人物,再找出结果,然后从人物到结果中间发生了什么事。在头脑中这样思考,概括会更简练、准确。
  2.高度概括:
  高度概括顾名思义,就是用一个词或是几个词把文章的内容概括出来。主要概括文章的行文思路、人物情感变化、心理变化。同学们在做这种题型的时候一定要发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原则。
  比如考查对文章中人物情感的变化,我们首先要根据题目中给出的词语,把文章按照作者的情感变化划分出层次,然后从每个层次中提取出关键词来概括,如果没有给出来的关键词,那么就要求我们根据文意自己概括。
  【答题指导】
  一、静心读文,理清思路,整体把握内容主旨
  1.大致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发展顺序,逻辑顺序)
  及段落间的关系(并列式,总分式,因果式,转折式,顺承式),利于把握文章的脉络、结构
  2.圈点勾画,并理清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情感倾向等。
  二、辨明文体,根据文体特点,有所侧重
  记叙文段:要抓住记叙的基本要素(时、地、人,事件的因、过、果)来概括;
  议论文段:要抓住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关键论据、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法来概括;
  小说:要抓住小说的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环境和想要表现的主题来概括;
  散文:要抓住主要线索,事,情,理等来概括。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