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鉴赏诗歌的语言教案
- 资源简介:
约16070字,含学案。
鉴赏诗歌的语言(教案)
整理教师:曹国恒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准确理解诗歌常见语言风格特点
2、掌握高考对诗歌语言风格考查的方式及答题要领
3、掌握高考对诗歌关键词考查的方式及答题要领
教学重点:
高考对诗歌语言的考查方式及答题要领。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高考对诗歌语言的考查要求
2、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
知识网络梳理
一、考点要求
中国古典诗歌说到底就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这就要求古典诗歌语言精炼、含蓄、富于形象感和感染力。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求考生了解诗歌语言的这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进一步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
二、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
古代诗歌的的语言一般具有“简练、新奇”的特点。所谓“简练”就是用最少的字表达出最丰富的内涵,分析诗歌的语言,除了理解语言字面的意义,还要体会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进而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所谓“新奇”就是用特殊的词法、句法,取得一般用法所难以达到的效果。分析诗歌语言,除了分析语言的用法,也要分析这种表达效果,进而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高考题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往往注意这些“简练”而“新奇”的语言,语言用得好也在于此。既要注意它的多重意义,也要注意它的语言特点和达到表情达意的效果。
要准确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就要懂得“诗家语”,即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并学会关注诗歌中的常见语言类别及特殊语言形式。
(一)关注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而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例①(2003年全国I卷)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问: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例②“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评析】: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诗人清晨登常熟县的破山,入破山寺(即兴福寺),在旭日初升、光照山林的景色中,表露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走到幽静的后院,面对美妙的佳境,忘情地欣赏,寄托自己遁世情怀。“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意境尤其静净。
一个悦字,既是鸟悦,也是诗人见到青山欢鸟后的那种愉悦心情的写照. 一个空字, 是说潭水涤除了尘世的杂念,使人心空明.
例③“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这里是将“绿”作动词来用,从视角带出无限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