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阅读分析
- 资源简介:
约23690个字。
记叙文阅读分析
【考点要求】
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记叙文阅读的考查要求是: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能力;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在整体上,明确记叙的中心,理解记叙的要素、记叙的顺序,分析记叙的详略,理清记叙的线索,概括全文内容或概括事件内容或概括人物思想品质,评析人物性格,划分文章层次或指出文章结构模式,领会全文主旨,感受人物理解,理解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对表情达意的作用,从课文内容中体会出作者的态度、观点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局部或细节上,理解中心和材料的关系,理解并品析重要文段,品味人物语言,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词句的含义进行感受与品味,品味词语、句子、文段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辨析文中疑难之处,分析表达技巧或者手法,对文章艺术特色进行自由赏析,叙述自己的感受等等。
【知识疏理】
记叙文阅读分析涉及的知识点及题型如下:
一、概括题:
(一)概括文章内容题:按叙述的基本要素(行为、经历)或小说情节或人物言行或作者的情感变化,筛选材料,组合回答。
概括的操作思路是:某人+某事
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1、依据中心句进行概述总括。一篇文章内容的具体化,通常表现为围绕某个中心展开叙述,因此,抓住了中心句,就把握了具体的要旨。(中心句大都在段首)
2、通过提炼要点,关键词句进行概述总括。有的文章中,很难找到提示具体内容要旨的中心句,那就需要把有关的要点提炼出来。方法是抓关键词。
3、通过辨认相关性进行概述总括。任何一篇文章的具体内容,都是由局部构成的一个整体,从局部之间的关系入手,即辨认语句之间或语段之间的相关性,是进行概述总括的重要途径。
4、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牵头,就是抓住具体内容的起始;接尾,就是连接具体内容的终结。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其内容的要旨就浮出水面了。(精读首段,末段即可)
5、若问某一文段大意: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如无中心句)即归纳段意: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二)归纳中心思想题
1、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
⑴抓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如《白杨礼赞》。
⑵抓住文中材料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句子,一般用议论表达方式。例如《一面》。
⑶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一般都是抒情、议论句。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驿路梨花》等。
⑷通过结构分析归纳中心意思。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例如《芦花荡》。
⑸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有时代的烙印,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例如《风筝》。
2、概括记叙文/小说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三)问文章结构题
1、问文章、段落的结构形式:
注意:总分式(A总分、B分总、C总分总);//层进式;//并列式;//对比式。
2、问文章线索: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