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考场议论性散文开头
- 资源简介:
约7570字。
考场议论性散文开头(燕编)
林燕
一、 请从下列开头中归纳出所用的方法,并指出这种方法的好处。
[例1]常识,易知而难行。为何?仔细思索过后,便发现有太多的主客观因素在干扰我们。(2009年广东高考:《常识,为何易知而难行》)
分析: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考生直接切入话题,亮明观点,单刀直入,让急于知道你的文章是否符合题意的阅卷教师吃一颗“定心丸”。开篇就从三种味道的不同构筑起一种全新的思想境界,视角独特,放射出强大的思考力。
点拨:
(1)这是高考优秀议论文采用率最高的一种方法。即在文章的一开头就与全文的中心论点保持一致方向, 不是亮出观点, 就是导出观点。
(2)写作前要认真思考,提炼出引领全文主题的开头。
(3)语言要精练,简洁明了,要有一种使阅卷老师一望便知全文重点的效果。
[例2]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却浸透了生命的血雨,洒满了奋斗的泪泉。”也许花开得艳丽迷人,会出乎人们的意料,然而当你看到花儿所付出的牺牲后,你便会觉得一切尽在情理之中。(2005全国高考:《小议“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
分析:考生引用冰心的名言开头,既顺势引出“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这一话题,又彰显出作者良好的文化素养,一箭双雕,美不胜收。
引用名言除了引用名言警句,还可以是诗词、歌词等。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练习。
点拨:
(1)增加可信度,增强感染力,言约意丰,权威夺人。
(2)可引用诗词、名言警句、熟语、广告、歌词等等可直接引用,也可间接引用。
(3)要贴切得体,切忌张冠李戴,出现常识性错误。
[例3]古人多以“三”为大,大在何处?大在刘备“三顾茅庐”的虔诚,大在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虚,更重要的则是大在“三省其身”的谦恭和谨慎。古人如此,今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到了今天,我们同样需要这种“三省其身”的道德修养。(2007湖北《自省》)
高考作文开头围绕主题设问,或有问有答,能开启思绪,引人深思,突出主题。在作文之前,我们不妨用几分钟精心构思,用设问置疑的悬念导入,这样容易抓住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吸引人们阅读,从而达到良好效果。
[例4] 一棵小树,自会长入云端,请不要拔苗助长;一个蚕蛹,自会破壳而出,请不要剪破蛹壳;一个花蕊,自会绽放魅力,请不要拨开花蕊;大自然的一切,都有其规律,没有人能凭自己的意志去改变它,因为大道合乎自然。(2008全国Ⅱ卷《大道合乎自然》)
分析:文势流畅,节奏明快, 文意指向清晰可见。这些整齐的排比句式,有三个优势:其一,是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其二,语言整齐,富有文采;其三,文章富有气势,扣题简洁明快。所以,语言形象,才华出众,绝妙!
点拨:(1)排比内容要有内在逻辑性;(2)排比内容一定要扣到观点。
[例5]大浪过后,海面自然平静;狂沙飞过,大漠依然温和;寒冬过后,暖春不会违约;风雨过后,天空一片晴朗。而一时的挫折与不如意,短暂的黑暗过去后,也必将是人生乃至国家、历史的又一个辉煌的晴天。(《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