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语段之下定义》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18 18:55: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7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压缩语段之下定义》教学设计
江苏省洪泽县中学 张宝玉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  题:如何运用材料下定义         课  型:复习
教学目标:
1、 明确什么是下定义;
2、 下定义的步骤。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对语段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设想:
1、 分析知识要点,讲解高考例题。
2、 明确下定义概念,理清解题思路。
3、 点击解题误区,避免重蹈覆辙。
4、 归纳解题方法,巩固练习成果。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语段即相对独立的具有完整意思的—段话。说话人(或作者)在主要事件之外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多种修辞手段使语言繁复,从而达到具体、详尽、生动形象的目的。而压缩就是删繁就简,去粗存精,撮取其主要意思,在语意明确的前提下使语言更加简练精省。
二、研习新课:
⒈压缩语段的基本要求
压缩语段就思维而言要遵循“三个原则”和注意“一个恰当”。“三个原则”是:整体性原则——概括出来的内容要涵盖原语段整体,不能过窄或过宽;倾向性原则——体现作者褒贬的情感色彩;现实性原则——联系背景、挖掘深意。“一个恰当”是:用语表达要恰当——概括用语应能涵盖所读材料的整体,是能体现该事物本质特性的词语;同时用语还要得体——符合文体特征;要简明——原文推进、过渡、举例、临摹、联想等部分的语言尽可能从简或删节。
分清被压缩语段的表达特点,然后才好根据文段确定解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⒉压缩语段试题的主要考查形式:
  (1)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或信息
此项要求在阅读的基础上,能概括出材料的主要信息。材料的内容不同,其主要信息也不相同。如“会议”“事件”“科技成果”“图书出版”等,各有其需要关注的重点信息。如果命题对概括的内容、范围有所限制,则一定要结合要求去概括。
  (2)拟写一句话新闻
既然是“新闻”,则应有时间、地点、事件、结果等基本要素;又因是“一句话”,首先要简短、明白,把相关内容要点组织在一句话之中。
  (3)拟写一句导语
  导语是长篇新闻报导的开头,常用一句话概括消息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要素。
  (4)为材料续写一句话,或一个结论
  续写一句话往往是结尾,写一个结论也是对前面分析或论述的一个总结。它们的共同点是具有总结性。不同的是,若是对记叙类材料续写一句话,这一句话常常比较含蓄,又要能概括中心或揭示主题;若是对议论性语段下一个结论,则结论一定要鲜明,直接表明观点或点题。
  (5)结合有关材料,给某个术语下定义
  下定义,既是对相关内容的高度概括,又要符合格式上的要求。在内容上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在形式上要注意:要把被定义的概念放在一个大的概念中,再加上对其本质特征进行描述的限制。即:“被定义的概念”+“对其本质特征进行描述”+“大概念”。
三、如何给材料下定义:
下定义属于逻辑知识,现在的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尽管高考曾考过同类型的题目(如1993年全国题),由于时间久远,不一定引起老师及考生的关注,一些考生对这道题感到有些陌生,也是很自然的事。下面结合2003年高考试题对此类题解题思路作一分析。
  ㈠区分“下定义”与“作诠释”:试比较下面的两种形式,第一种为下定义格式,第二种则是解释。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