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葬词》探究式教学案例
◎干方田
(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语文组 325003)
一、案例的主题与背景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目标强调,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注重情感的熏陶和审美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究意识。在传统教学中,阅读教学以任务型教学为主,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甚至也出现了教师给答案的情况。一般上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及合作的意识根本未能得到提高.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落实知识点,恐怕很少会注意这一方面的渗透。《巴尔扎克葬词》是新课程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因此在这一方面的要求也就更加明显,同时作为新课,也少了较多的旧筐筐的约束。为此,我将本课设计成一堂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课.以期能解放学生的手脚,解放老师的手脚,让沉闷的课堂成为快乐的学习家园。
二、案例的设计
在教学时,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引导学生鉴赏雨果对巴尔扎克的高度赞赏和评价的语句,体会作者悲壮、激越、景仰之情。
2、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思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的重难点为:
1.含义丰富语句的理解。
2.复杂情感的体会。
为解决这两个目标和重难点,则是采用自主预习、合作探究、讨论总结、朗读品味的方法加以落实、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在教学过程中:
一、导入新课,设置情境
我以让学生想象自己去巴黎时参观的名胜古迹,引出拉雪兹公墓,引出巴尔扎克,以对名人的崇拜意识,勾起学生认识巴尔扎克的欲望,了解本文的冲动。
二、描绘巴尔扎克雕塑,初次感知巴尔扎克其人。
出示图片,让学生描述这幅(用文学的语言)
教师范例:他昂着头,仿佛在展望美丽的晨曦,又似乎对他所揭露和鞭挞的物欲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