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
- 资源简介:
课件共16张,教案约6990字。
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 张华英
复习目标:
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题中“炼字”问题的设置。
2、培养此类试题的题型意识,把握答题方式。
3、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诗歌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如何正确理解诗歌
2、把握答题方式
教学手段:课件
教学时数:一节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何为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主要是锤炼诗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考查方式
1、诗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2、对某字进行赏析或简析某字的表达效果。
3、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4、某诗的诗眼是什么?
5、某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三、经典例析
【例1】(2009•四川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答:
【例2】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意:1、安禅:指身心安然进入清寂宁静的境界。2、毒龙,佛家比喻邪念妄想,见《涅槃经》:“但我住处有一条龙,想性暴急,恐相危害。”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