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09级高三学年第三次月考语文学科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1/9 22:53:0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8题,约12100字。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09级高三学年第三次月考
  语文学科试卷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张衡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兔神的由来
  李振球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诗人李白《古朗月行》中说的玉兔捣药是中国古代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
  关于兔子神话的由来,我国学者研究屈原《天问》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楚人屈原在《天问》中说:“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意思是:那月亮得到什么神术,每个月都能死而复苏?究竟有什么好处啊,而仍有顾菟在腹中?这里“顾菟”是古人在月亮崇拜时对月影想象的称谓。上古时,因为顾菟、遽蝣、居蝣(蟾蜍)、於兔、乌(虎)、兔这些字同音或近音的缘故,“顾菟”历来有三种解释:虎,蟾蜍,兔子。
  以汤炳正为代表的“虎说”,根据《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虎于菟”的记载,释“顾菟”为“于菟”,即虎。他认为月影想象是虎神,以后讹化为兔神。
  以闻一多为代表的“蟾蜍说”,在《天问•释天》中列举11条理由论证“顾菟”是蟾蜍的异名。月影想象经历了由蛤蚌、蟾蜍、蟾、蜍(蜍古音近兔)到兔的神兽变化的过程。
  以东汉文学家王逸为代表的“兔说”,在《楚辞章句》中把“顾”当作动词,解释为“顾盼”,而把“菟”解释为“兔”,认为月影想象是兔神。
  上述“三说”让我们知道:“虎说”道出了月影想象在楚地的特殊情况,解“顾菟”为虎可能更接近屈原在《天问》中的实际情况;“蟾蜍说”和“兔说”则道出了汉以后的现实情况。从中原地区长沙马王堆西汉帛画上月亮中的蟾蜍与兔、南阳蒲山阮堂汉画像月亮中的兔与蟾蜍、山东曲阜县汉画像兔捣药等考古发现来看,众多形象都证实了在汉代蟾蜍与兔组合与分离的情况。再者“三说”都没有否定至少在东汉之后已出现月兔神话的事实。后世多称月影为兔影,称月亮为玉兔、兔轮、兔魂。
  兔神在崇月文化中的重要性,使其逐渐地代替了众多神兽的地位,其文化蕴意也是集月中神兽之大成者。
  古老哲学认为月亮为太阴,与太阳相对,其象为水。故古人常以水族蛤蚌和蟾蜍为月神,具有喻阴象形和多子的寓意。水族配月在先秦神话、美术作品中常以女娲神手捧蛤蚌、蟾蜍的形象,作为生殖之神的标志。自汉以后,历史经过了从战乱到安息的过程,道仙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尤显突出,像屈原在《天问》中对月发问的“死而又育”的不死观念在汉时焕发出新的光彩,并在道仙文化的想象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在月亮中有不死之药。这个答案给崇月文化带来了变化,这时崇月内涵在太阴多子的基础上增加了长寿不死的内容。月中灵药是由月兔捣制的,月兔除了具有太阴多子的寓意外,又成了长寿的象征。这种变化又给月兔神话的传播带来了机遇,玉兔捣药的形象已经不只是出现在月宫,还常出现在西王母身边。这种变化说明人们崇慕仙药,希望长寿不老。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关于“兔神由来”的解释,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李白的《古朗月行》中关于“玉兔捣药”的内容交代了兔神的由来。
  B.古代很早就有人认为屈原在《天问》中提到的对月影的想象就是“兔”的形象。
  C.在崇月文化中兔神逐渐被人们认可,最终取代了“虎”“蟾蜍”等神兽的地位。
  D.人们崇慕仙药、希望长寿不老的心理,使得兔神的传说传播更为广泛。
  2.针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在崇月文化中,兔神的地位要比“虎”“蟾蜍”“蛤蚌”等神兽重要。
  B.兔神在文化蕴意方面,吸收了其它神兽的优点,摒弃了它们的不足。
  C.兔神身上集中了“虎”“蟾蜍”“蛤蚌”等动物的所有特点。
  D.兔神既有蛤蚌、蟾蜍等神兽太阴多子的寓意,又有长寿不老的内涵。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三说”都肯定了在汉代以后已出现月兔神话的事实。
  B.王逸等人从语言的角度解释“顾菟”,认为《天问》中的月影想象是“兔”。
  C.人们常把先秦神话中的水族配月画成女娲手捧蛤蚌、蟾蜍的形象。
  D.汉代以前,崇月内涵一般是太阴多子,到了汉代开始逐渐变为长寿不死。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明德马皇后讳某,伏波将军援之小女也。少丧父母。兄客卿敏惠早夭,母蔺夫人悲伤发疾慌惚。后时年十岁,干理家事,救制僮御。内外咨禀,事同成人。初,诸家莫知者,后闻之,咸叹异焉。后尝久疾,太夫人令筮之,筮者日:“此女虽有患状而当大贵,兆不可言也。”后又呼相者使占诸女,见后,大惊曰:“我必为此女称臣。然贵而少子,若养它子者得力,乃当逾于所生。”
  初,援征五溪蛮,卒于师,虎贲中郎将梁松、黄门侍郎窦固等因谮之,由是家益失势,又数为权贵所侵侮。后从兄严不胜忧愤,白太夫人绝窦氏婚,求进女掖庭。由是选后入太子宫。时年十三。奉承阴后①,傍接同列,礼则修备,上下安之。遂见宠异,常居后堂。
  显宗即位,以后为贵人。时后前母姊女贾氏亦以选入,生肃宗。帝以后无子,命令养之。谓曰:人未必当自生子,但患爱养不至耳。”后于是尽心抚育,劳悴过于所生。肃宗亦孝性淳笃,恩性天至,母子慈爱,始终无纤介之间。后常以皇嗣未广,每怀忧叹,荐达左右,若恐不及。皇太后曰:“马贵人德冠后宫,即其人也。”遂立为皇后。
  先是数日,梦有小飞虫无数赴着身,又入皮肤中而复飞出。既正位宫闱,愈自谦肃。身长七尺二寸,方口,美发。能诵《易》,好读《春秋》、《楚辞》,尤善《周官》、董仲舒书。常衣大练,裙不加缘。朔望诸姬主朝请②,望见后袍衣疏粗,反以为绮縠,就视,乃笑。后辞曰:“此缯特宜染色,故用之耳。”六宫莫不叹息。
  十五年,帝案地图,将封皇子,悉半诸国。时楚狱连年不断,囚相证引,坐系者甚众。后虑其多滥,乘间言及,恻然。帝感悟之,夜起彷徨,为思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