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五中2011-2012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0道题,约9730个字。
厦门五中2011-2012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卷
命题教师:真实联系电话:0592—3630938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友情提示:1.全卷分四个部分,计20小题;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第一部分 口语交际(满分:5分)
一、完成第1题(5分)
1.根据语言情境,完成两个小问题。(5分)
在“厦门社区论坛”有人发了一个帖子:
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厦门出生长大的孩子不会讲闽南话。侄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也差不多。现在的孩子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真是发人深思。
网友跟帖:
2楼:也许有一天,闽南话就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3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闽南话使用范围小,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
4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闽南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应该发扬的。
5楼: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以普通话沟通不成问题,但你若选择这个城市,却不会讲这里的方言,犹如你爱上一个人,却读不懂他(她)的内心世界,要融入其中,谈何容易!
(1)请问:网友们争论的焦点是()(2分)
A.方言和城市发展的关系B. 闽南方言有没有存活的意义C.说闽南话和说普通话的利弊
(2)如何走出“方言困境”,正确处理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的关系,有人提出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有人提出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有人提出工作普通话,生活闽南话。请提出你的看法(可以同意别人的看法也可以各抒己见)并阐述理由。(3分)
第二部分 语言积累和运用(满分:40分)
二、完成2-6题(40分)
2.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和作者。(每空1分共11分)
(1)诗中有景:温庭筠的《望江南》为我们描绘了江上归舟,夕阳西下:“过尽千帆皆不是,
①。”②(作者)的《卜算子•咏梅》勾勒出了一幅料峭的梅花图:“③,只有香如故。”晏殊在《破阵子》中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燕子来时新社,④。”《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边塞独特的寒秋图:“⑤,⑥。”
(2)诗文蕴情: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流露出思乡的情怀:“因思杜陵梦,⑦。”
白居易的《观刈麦》则表达了对劳苦大众深切的同情:“⑧,背灼炎天光。”
⑨(作者)在《出师表》中写自己倾覆之际、存亡关头接受重任的句子“○10 ,
○11 。”表达了对先帝的追念、效忠之情。
3.古词赏析。(5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对这首词理解不对的一项是:()(2分)
A.“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写出激烈的战斗场面。
B.“天下事”在此处特指收复北方的国家大事。
C. 全词从意义上看,前九句是一段,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
D.末句“可怜白发生”表达了词人尽管年纪老迈,但是依旧不忘国耻,想要杀敌立功的豪迈胸怀。
(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2分)
(3)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