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命年的回想》导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9080个字。
第十二课《本命年的回想》
(新授课)
【理论支持】
设计本课时,遵循语文高效课堂设计基本理念,即应把教学中心由“教”转移到“学”,教者应启发诱导学生进行高效的语文学习,注重指导和启发,尤其要注意学生是否真正从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中收到益处。课堂的主角应该是学生,是学生的活动,学生的成长,学生的发展。本着这样的理念,运用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让学生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情境下,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知识。基于这样的理论支持,《本命年的回想》教案设计,力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的意义生成,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教学目标】
一、 三维目标:
1.梳理思路,理清结构,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简洁地概括所写过年习俗;
3.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具体目标:
1.检查、落实字词;
2.理清思路,整体感知课文;
3.梳理思路,理清结构,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4.正确简洁地概括所写过年习俗;
5.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正确简洁地概括所写过年习俗;
2.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设计】
课前延伸
1.阅读课文,初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题。(《课时金练》字词练习)
3. 准备歌曲:《新年好》
4.学生收集关于本命年和作家作品的有关资料。
(1)什么是本命年?
有一个谜语,谜面是:“中国人有12亿,每个人都有一个”,谜底就是“生肖属性”。这些生肖依次是十二种动物,如:鼠、牛、虎……,十二年轮回一次。本命年就是一个人的岁数是十二或十二的倍数时,这一年就是他自己的本命年。本文作者写作时,是60岁,刚好是12的倍数,因此说是本命年。
(2)作者简介
刘绍棠,1936年生于北京通县儒林村。48年参加革命,49年开始发表作品。52年他的小说《青枝绿叶》就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当时他正在潞河中学读高一。1953年参加共产党。55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97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3)二十四节气:
春(立春)雨(雨水)惊(惊蛰)春(春分)清(清明)谷(谷雨)天,
夏(立夏)满(小满)芒(芒种)夏(夏至)暑(小暑、大暑)相连
秋(立秋)处(处暑)露(白露)秋(秋分)寒(寒露)霜(霜降)
冬(立冬)雪(小雪)雪(大雪)冬(冬至)小(小寒)大(大寒)课内探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或者说我们的家乡)有哪些节日吗?你们认为最隆重的节日是什么呢?
春节是我们辛苦一年,欢庆五谷丰登,享受劳动成果的节日。我们在这个节日里展望未来,祈求好运,祝愿平安幸福。我们在这个节日里合家团聚,增进亲情,密切人际关系,和和美美奔前程。
同学们已过十几个春节了,本地的年怎样过,大家应当有所了解。然而在京郊运河,几十年前是怎样过年的呢?今天我们就随着著名的乡土作家刘绍棠到北京通县儒林村(也就是作者的家乡)--京郊运河去过一次年,领略一下那儿的民俗风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