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2011-2012学年第一次学情调研高一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5题,约8550字。
江苏省淮安市2011-2012学年第一次学情调研
高一语文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说明:
本试卷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主观题一律用0.5毫米的黑色水笔作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14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蕴藏/藏品 绿林/绿草茵茵 方兴未艾/自怨自艾
B.强迫/勉强 哺育/匍匐前进 殚精竭虑/肆无忌惮
C.栖息/两栖 高吭/引吭高歌 博闻强识/见多识广
D.脊骨/贫瘠 蛮横/横行霸道 溘然长逝/恪守道德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怪癖/偏僻 教诲/后悔 血脉/一脉相承
B.说教/说服 偌大/假若 曲折/曲高和寡
C.慰藉/狼藉 纤维/拉纤 殷忧/殷红血迹
D.炮烙/烙印 锲刻/契约 臧否/否极泰来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刹车/刹那 翘首/翘翘板 曝晒/一曝十寒
B.咽喉/哽咽 粘合/粘贴 停泊/淡泊名利
C.留给/给予 省亲/省察 一幢/人影幢幢
D.扁担/扁舟 瞭望/潦倒 模范/装模作样
4.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
A.沉缅 商榷 市侩 怙恶不悛 B.福祉 啮噬 掮客 入不付出
C.朝觐 谬赏 磋商 急急可危 D.甄别 舆论 梦魇 百战不殆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这起入室盗窃案简直让人不敢相信:几个窃犯在盗窃财物后,并不急于离开,而是大摇大摆地在主人家坐地分赃,最后被逮了个正着。
B.本赛季在球队主力中锋诺阿伤停的几个月的时间里,老将托马斯临危受命充当首发中锋,有不俗的表现,难怪锡伯杜会对接下来的比赛有信心。
C.这次活动没组织好,她已经很难过,我们就不要再去求全责备她了。
D.那次在沈阳,突然发现站在面前的是当年和我同在一个村插队的老朋友,虽然十多年没碰面了,我们仍然一见如故。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当北京奥运会圆满举办成功后,据说许多西方媒体正为寻找赞美北京奥运会的形容词而处心积虑,国际奥委会官员也在为如何赞扬北京而发愁,绞尽脑汁想形容词。
B.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
C.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D.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活动,一些原本不安于师范专业的学生也树立了热爱本职工作、好为人师、献身教育的思想观念。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许多工作对性格品质有着特殊的要求。教师除了具备丰富的知识外,还应具备热爱学生、正直、有责任感等。
B.虽然汶川地震使很多人无家可归,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通过艰苦努力,使边远地区的灾民也全部得到毯子、衣服、帐篷和救灾物资。
C.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依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D.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8.下面有关《红楼梦》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以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背景,描绘出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封建专制下新兴资本主义思想的萌芽。
B.曹雪芹为《红楼梦》中的人物起名时大多饱含了深层的意思,如贾府四姐妹的名字合起来可以理解为“原应叹息”,这就预示了她们命运的不幸。
C.“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经历了悲欢离合。”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
D.“金陵十二钗”指的是: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李纨、秦可卿、巧姐、妙玉。贾宝玉佩戴的玉叫通灵宝玉,薛宝钗佩戴的是金麒麟,史湘云佩戴的是金锁。
9.下面有关《红楼梦》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歌颂了以贾宝玉、林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