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6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0/31 23:16:2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610个字。

  2012年中考: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
  一、考试依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初中学生应“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中考试题中出现的关于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的题目就是对这一规定的有效的落实。
  二、什么是“炼字”
  据说唐代诗人齐已曾写过一首《早梅》,其中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两句。诗人郑谷看后说:“此诗好是好,不过宜将‘数’字改成‘一’字。”齐已连连叫绝,拜郑谷为“一字师”。因为一个“一”字,给人的新奇夺目的气氛比“数”字要浓得多,而且又有引发读者想象的韵味,更给人以无限的希望。这就是所谓“炼字”,或曰锤炼词语。一般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我们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三、炼字艺术题的一般呈现形式及解答要领
  (一)常见提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3.某字与其它某字比较,孰优孰劣?
  (二)解答分析
  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三)一般答题步骤
  1.字不离词,解释该字在词、句中的含义。
  2.词不离句,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句不离篇,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可概括为:含义+手法+表达作用,或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四)真题例说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07广西柳州、北海卷)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问: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分析:解答此题,先要肯定“最”“绝”二字妙在哪里,(步骤一)并展开想象和联想,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步骤二)从而说出这两个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步骤三)
  参考答案:“最”极言春光之美,“绝”夸饰柳色之新,(含义)将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联想)进行对比,(手法)突出早春的景色最可爱。(表达作用)
  四、07中考炼字艺术题目的呈现形式及解答
  (一)炼动词类
  1.根据你的感受,参照示例,用流畅的语言写出下列诗句所表现的特有画面和情感。(3分)(07天津人教四年制中考第29题)
  ①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示例: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