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
- 资源简介:
约3710个字。
浅谈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
金堂县金龙镇初级中学钟华84940109
摘要:语言,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情感的主要工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准确规范、生动形象、真挚感人、抑扬顿挫、意味深长的语言,不仅能使学生心情愉悦,思维敏捷,而且还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教师语言艺术
捷克斯洛伐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 “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可见,语言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它,既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手段,又是一种专业化的创造性艺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语言上应当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特色,这样在教学时,才能强有力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可以从哪些方面体现呢?
一、语言的准确规范
作为一名教师,有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也是教学语言艺术化的前提。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有利于信息的顺畅交流,并能使学生养成使用普通话的习惯,有利于普通话的推广。
语文教师要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要求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语流畅通,力戒读错音或满口的方言。其次是语义内容表达的准确规范。在语文教学语言中,语言表述内容要准确,要能正确、深刻地分析和传授知识,遣词造句也要合乎语法,不讲方言土语,教师要掌握词语的准确含义,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表意要明确,无歧义。
准确性,也可以称为科学性。这是教学语言的基本特征,也是语文教学最重要和最起码的要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教师自己的表达不准确,必然不能表达出蕴含于课文中的情感,有时甚至会引起歧义,造成学生理解的失误或产生新的疑点。因此,语文教师语言讲求准确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用准确而规范的语言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让学生进入语境,自己去领略另一翻美景。我在讲解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先是用准确而规范的语言讲解朱自清先生与父亲的生活点滴,再用标准流利的语言进行朗读示范,学生大都能够感受到文中浓浓父子之情。读完一遍后,我让学生学读——读感受最深的段落。这样,以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