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迎幸实验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度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1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0/23 10:01:3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有22道题,约8070个字。

  泰兴市迎幸实验学校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度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共30 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庄严sù mù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玛丽亚在山坡草地上轻盈地跳跃、旋转,一会儿穿过小树林,一会儿又奔到小溪旁,俯身拾起一块石子丢入溪水中,溪水激起了lián yī。她又向前走去,一面放声歌唱《音乐之声》。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社区组织离退休职工登山观赏红叶。
  B.“我的朋友们,”他说:“我日日夜夜都在思念你们。”
  C.他写的文章《鲁迅《故乡》中闰土形象分析》受到读者的好评。
  D.中考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还有体育加试。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那些无视他人健康而吸烟的人,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
  B.我们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江中下游的干旱状况一定会得到缓解。
  C.有效调控食品安全,既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D.为防止汽车撞伤学生,校园内汽车行驶速度一律不得超过5公里/每小时。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 分,①~④每题1 分,⑤~⑥每题2 分)
  ①物以类聚,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膏之沃者其光晔。
  ③黄发垂髫,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⑤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__________________,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6 分)
  阅读下面片段,完成后面三道题目。
  我们到了语言学校。三位教授正坐在那儿讨论如何改进本国的语言。
  他们的第一个计划是……第二个计划是……
  ⑴这段文字出自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______________的名著《格列佛游记》,这是格列佛游历______________看到的情形。(2分)
  ⑵“三位教授”改进本国语言的第一个计划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计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⑶在这一次游历中,格列佛见到了诸如从黄瓜中提取阳光、软化大理石等许多科学研究,作者借此讽刺了当时英国科学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2分)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 分)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气象物候”专题,请你完成以下题目。
  ⑴古诗中出现过很多的“燕”与“雁”,在默写古诗词名句时,有的同学不能正确区别“雁”与“燕”而出现误写。其实这两种意象在古诗词中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它们的去离也与物候有关,请看下面诗句,写出你的探究。(2分)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②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我的探究结果:“燕”大多与有关,“雁”则大多用来表达诗人情感。
  ⑵上小学时,老师领孩子们背二十四节气歌,并给他们介绍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比如
  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等等。上了初三,有一天的语文课上老师让大家对对联,出的上联是:
  天临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这个上联包含了“大寒”“霜降”和“小雪”三个节气,我当时没有对出来。一天正
  午,我看到当空的太阳倒映在清澈的池塘中,水中也出现了一个太阳,再联想到自己
  所了解的节日、节气,马上对出了下联:(2分)
  【提示:用到的节日、节气有“清明”“端午”“重阳”】
  ,       
  ⑶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诗中蕴含的物候规律。(4分)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60 分)
  (一)阅读唐朝诗人郑谷的《菊》一诗,完成第7题。(6分)
  王孙①莫把比荆蒿②,九日③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④高。
  【注】①王孙:公子王孙。②荆蒿:一种野生杂草。③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④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7. ⑴首句“王孙莫把比荆蒿”透露了诗人对“王孙”的____________之情。(1分)
  ⑵诗人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3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