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四十七中11-12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18题,约5870字。
河南省郑州市四十七中11-12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
(语文)
分值:100分 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是( )
A、浸渍 (zì) 颓圮(pǐ) 荫庇(yīn) 目眩(xuàn)
B、保姆(mǔ) 瓦菲(fēi) 给予(jǐ) 浮藻(zǎo)
C、漂泊(bó) 漫溯(sù) 罗绮(qǐ) 忸怩(ní)
D、百舸(gě) 彷徨 (páng) 青荇(xìng) 冰屑(xi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杀戳 廖廓 沉淀 刎颈之交
B、箕踞 叱骂 深邃 满目疮痍
C、变徵 荆棘 斑斓 剑拔驽张
D、骨髓 寒喧 坍圮 书生义气
3.下列词语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
B、《山楂树之恋》这部号称投资上亿的影片,尽管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都很难让人满意,但瑕不掩瑜,它的布景和服装深受观众好评。
C、足球比赛正在激烈地进行着,一个防守队员快步上前,抱住进攻队员,并将其拉倒,而裁判对此却熟视无睹。
D、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不仅《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描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还通过对大堰河不幸身世的讲述,抒发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该诗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赢得了“雨巷诗人”。
C、《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经典名作。赏读这首诗,我们能够咀嚼出新月诗派绘画美的丰富意蕴。
D、《沁园春 长沙》一词是毛泽东在革命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为革命者高声吟唱了一首昂扬乐观的励志之歌。
5.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 , , ,
。 , ,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
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④它们看似陈旧
⑤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A、④①③⑥②⑤ B、③⑤②⑥④①
C、②⑤⑥①④③ D、⑥④①③②⑤
6. 下列句中划线字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 晋军函陵 ② 敢以烦执事 ③ 今太子迟之 ④ 孰与君少长
A、①军队 ②对对方的敬称 ③嫌他迟 ④谁
B、①驻扎 ②对对方的敬称 ③以……为迟 ④谁
C、①军队 ② 管理事务 ③ 迟到 ④ 谁
D、①驻扎 ② 管理事务 ③以……为迟 ④什么
7.对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A、第一诗句中的“温柔”描绘了日本女郎的情态美,欲言又止,含情脉脉地低头鞠躬,贤淑,温存,庄重。
B、第三诗句运用了重叠的手法,写出了女郎的深情呼唤以及美好的祝愿。
C、第二诗句中的“水莲花”是此诗的主要意象,诗人用它来衬托女郎在离情别绪的笼罩下难以忍受的内心痛楚,气氛孤单凄凉。
D、此诗以“送别”为题刻画了女郎的形态和内心活动,既有语言描写又有动作描写,更有缠绵的情志。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小题。(9分)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