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教学实录及点评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五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0/15 19:30:0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200字。

  《长亭送别》(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点评
  执教:方建明
  点评:卜廷才
  师:《西厢记》不仅成功地塑造了崔莺莺这个人物形象,而且也有非常高的语言艺术。作者王实甫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吸收了当时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和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融会百家,创造了文采斑斓的元曲词汇,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文采派”最杰出的代表。文采,就是语言华丽秀美,有极强的形象性和表现力。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本文的语言。为了突出重点,我们选择〔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这四支曲子来欣赏。请大家自由朗读这四支曲子,体会一下语言的文采。
  (学生自由朗读3分钟)
  师:同学们觉得语言的“文采”体现在什么地方?
  生:感觉很优美。
  生:读起来朗朗上口。
  生:运用了不少古代诗词。
  【点评:自由朗读以显示个性化解读,同时可创设课堂氛围,又为后面师生、生生对话、交流制造话“源”。四首曲同时读,使学生对本文语言有个初步的整体印象和认识。这初步感知推开了欣赏王实甫语言艺术之门。】
  师:你们的感受很准确,但还只是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要真正地理解,还必须沉到具体内容中去。我们先一起来欣赏〔端正好〕。关于〔端正好〕,前人对其评价甚高。
  (投影展示: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朱权《太和正音谱》。世传实甫作《西厢记》至“碧云天,黄花地”,构思甚苦,思渴,扑地而死。——梁廷楠《曲话》)
  师:如何来理解前人的评价呢?
  (学生陷入沉思)
  师:这里的评价涉及两个方面——
  生:用词。
  生:构思。
  师:对,〔端正好〕中哪一个词语用得好呢?
  生:“西风紧”的“紧”,我觉得一个“紧”字,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秋风一阵紧似一阵的特点。
  生:我觉得“染”字用得好。它不仅写出了景物色彩的突然变化,而且令这种变化带上了剧中人物的哀怨  生: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