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1
- 资源简介:
- 约52820字。 - 现代汉语语法 
 目录
 一、语法概说…………………………………………………………………………………
 (一)语法和语法学…………………………………………………………………………
 1、语法;2、语法学…………………………………………………………………………
 (二)语法的性质……………………………………………………………………………
 1、抽象性;2、民族性………………………………………………………………………
 3、递归性和体系性;4、稳固性…………………………………………………………………
 (三)语法单位和句子分类……………………………………………………………………
 1、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
 2、句子分类……………………………………………………………………………………
 (四)句类………………………………………………………………………………………
 1、主谓句………………………………………………………………………………………
 2、非主谓句……………………………………………………………………………………
 (五)句子的特殊成分…………………………………………………………………………
 插说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
 二、词类…………………………………………………………………………………………
 (一)划分词类的标准…………………………………………………………………………
 组合能力、造句功能、语法形式………………………………………………………………
 (二)各类实词…………………………………………………………………………………
 1、名词…………………………………………………………………………………………
 2、动词…………………………………………………………………………………………
 课堂讨论:表可能性的“会”……………………………………………………………………
 “坐坐”重叠不当………………………………………………………………………………
 3、形容词………………………………………………………………………………………
 4、区别词………………………………………………………………………………………
 5、数词…………………………………………………………………………………………
 6、量词…………………………………………………………………………………………
 7、代词…………………………………………………………………………………………
 (三)各类虚词…………………………………………………………………………………
 1、副词…………………………………………………………………………………………
 课堂讨论:“从来、历来”是副词吗…………………………………………………………
 能说“过分做作”吗?…………………………………………………………………………
 “刚才、刚刚、永远”辨…………………………………………………………………………
 2、介词…………………………………………………………………………………………
 讨论:是“关于”还是“对于”?……………………………………………………………
 3、连词…………………………………………………………………………………………
 讨论:“或”耶,“和”耶?………………………………………………………………………
 关联词位置不对………………………………………………………………………………
 谈谈连词的“再”………………………………………………………………………………
 4、助词…………………………………………………………………………………………
 5、拟声词………………………………………………………………………………………
 (四)兼类词与词性的“同形异类”……………………………………………………………
 三、短语………………………………………………………………………………………
 (一)短语的性质与鉴别……………………………………………………………………
 (二)短语的结构类型………………………………………………………………………
 1、一般结构类…………………………………………………………………………………
 1、1、述宾短语………………………………………………………………………………
 1、2、述补短语………………………………………………………………………………
 1、3、联合短语………………………………………………………………………………
 1、4、偏正短语………………………………………………………………………………
 1、5、主谓短语………………………………………………………………………………
 2、短语的特殊结构类(“的”字短语、方位短语、能愿短语、数量短语、指量短语、介宾短语、连动短语、兼语短语)……………………………………………………………
 (三)短语的功能类(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短语)………………………………
 (四)短语的结构分析………………………………………………………………………
 1、单层次短语…………………………………………………………………………………
 2、多层次短语…………………………………………………………………………………
 3、歧义分析……………………………………………………………………………………
 四、句型(几种动词性谓语句)……………………………………………………………
 (一) “把”字句……………………………………………………………………………
 (二) “被”字句……………………………………………………………………………
 (三) 连动句…………………………………………………………………………………
 (四) 兼语句…………………………………………………………………………………
 “禁止”能构成兼语句吗?……………………………………………………………………
 (五) 双宾句…………………………………………………………………………………
 (六) 存现句…………………………………………………………………………………
 (七) 变式句与省略句………………………………………………………………………
 (八) 疑问句…………………………………………………………………………………
 疑问句语病举隅………………………………………………………………………………
 五、复句………………………………………………………………………………………(一)联合复句(并列、承接、解说、选择、递进)……………………………………
 能说“况且……呢?”吗?…………………………………………………………………
 这些句子都可以不改为“反而”……………………………………………………………
 (二)偏正复句(转折、条件、假设、因果、目的)……………………………………
 一个复句的最佳表述…………………………………………………………………………
 (三)紧缩复句………………………………………………………………………………
 (四)多重复句………………………………………………………………………………
 第四章 语 法
 一、语法概说
 (一)语法和语法学
 1、语法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
 在语言里,词和词的组合是很讲究排列和搭配的。比如在现代汉语里,副词可以和动词、形容词搭配,一般不能和名词、副词搭配。试比较:
 很喜欢 *很心情
 很突然 *很忽然
 “喜欢”是动词,“突然”是形容词,副词“很”可以和它们搭配构成短语“很喜欢、很突然”。而“心情”是名词,“忽然”是副词,都不能和“很”构成一个短语,尽管“忽然”和“突然”还是同义词,都表示时间短。词语不仅很讲究搭配,而且也很讲究排列。如“很”和动词“喜欢”、形容词“突然”搭配,其排列顺序是副词在前,动词、形容词在后,不能相反。又如在“把”字句中,其词语的排列顺序是:甲把乙怎么样(他把小林解雇了);而不能是:把乙甲怎么样(把小林他解雇了)。或甲怎么样把乙(他解雇了把小林)。
 词和词排列搭配的种种规则,都是语言的结构规则,都是语法规则。
 2、语法学
 “语法”一词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语法规则,二是指语法规则的研究和描述——语法学。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是客观存在的,而语法学却带有主观性,因而它形成许多语法学派,这是因为语法学家占有的材料不同,所依据的理论方法不同,所作观察的角度不同,写书的目的不同,等等。
 语法学,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有传统语法、历史比较语法、结构主义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等等;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有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有共同语语法和方言语法;根据使用对象不同,又可分为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专家语法)。教学语法通常是指给中小学生讲授语法知识的语法体系。我国先后使用过两个教学语法,一个是50年代建立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称“暂拟系统”),另一个是1978年制订的《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简称“系统提要”)。现在中小学使用的就是“系统提要”,许多通用的大学语法教材一般都是以“系统提要”为蓝本编写的,本书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两个教学语法系统的最大差异是析句方法的不同,前者采用的是句子成分分析法(又称“中心词分析法”),后者使用的是层次分析法或直接成分分析法。
 (二)语法的性质
 1、抽象性
 抽象性是语法的第一个特性。任何一条语法规则都是从许多个别的、具体的语言事实中抽象出来的,每一条语法规则都涉及到一类一类的语言实例。比如,“把”字句“甲把乙怎么样”,就是从千千万万个“把”字句中抽象出来的,它不仅包括了“你把她请来”,“小莉把桌子擦干净了”,而且包括了所有已经造出和将要造出的“把”字句。抽象性在语法中表现为哲学上的一般对个别的概括性。运用句子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总是个别,研究句子的时候我们要从个别中看到一般,如从一个个具体“把”字句中看到整个“把”字句的结构规则。抽象性是语法的哲学属性。
 2、民族性
 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时也表现在语法上。不同语言的语法有共性也有个性,个性是特点之所在。例如印欧语用词形变化(形态)表示词的句法功能,语序就比较自由;而汉语里的词没有表示句法功能的形态,词在句子里充当什么成分,主要靠语序(和虚词)来表示。同是重语序的语言,其表达形式也可能不同,汉语说“两本书”,傣语说成“书两本”;汉语说“我写字”,藏语说成“我字写”。词的组合手段,各种语言也有差异。现代汉语的“两本书”可数名词和数词组合,其间要用相应的量词。而英语的two books没有加量词这条规则,但数词在前,名词在后这个语序,两种语言又是共同的。研究语法要注意不同的语言的共性和个性,不能因有共性而忽略了语法的民族特点。民族性是语法的人文属性或社会属性。
 我们在研究和说明汉语的语法规则时,要警惕拿别的语言的语法来硬套汉语的语法。
 3、递归性和体系性
 递归性是语法的第三个特性。递归在这里是指,词语在组合的过程中,一个语法规则在一个结构里可多次出现。如主谓短语里可包含主谓短语(例如“小王这段时间性格格外开朗”),偏正短语里面又包含偏正短语(例如“小王朋友的哥哥”)。
 体系性是语法的第四个特性。语法从整体看,它是若干规则的集合,其中每一条都是整体中的部分。如果一个语言有一条规则与别的语言不同,那么就会有一系列的不同与之相联。就同一语言而言,如果一条规则发生变化,也往往会引起语法内部的一系列变化,语言学家常说语法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学习或研究语法时树立系统观念特别重要,不能只看一点,而要看到与之相联系的一片。体系性和递归性是语法的符号属性。
 4、稳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