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2012高考语文备考: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 资源简介:
约74300字。
决战2012高考语文备考: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2012备考 语文新题分类汇编:标点(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课标语文16.ABCD[2011•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从荧 ①(píng)到银幕,从歌剧院到博物院,从舞台到广场……今年五一假期,文化市场分外火爆,既有演唱会这样的新时尚,又有免费演出等惠民之举。 ②,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掩盖不了文化资源分布不均的事实。不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存有文化落差,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所能享受的文化服务也有不小差别。因此 , ③如何坚持文化的普惠性 ? ④是我们在欢呼成绩的同时 , ⑤还需冷静思考的 。 ⑥
(1)在①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1分)
(2)在②处填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
(3)文中③~⑥处的标点符号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1分)
答:第________处(只填序号),改为________。
课标语文16.ABCD[2011•福建卷]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汉语基础知识,涉及字形字音、词语、标点等知识点。这是最近几年中,首次考查基础知识,是对中学淡化语文基础知识的纠正,也可能是今后的命题热点之一。其中第④处标点改为逗号的理由是,“如何坚持文化的普惠性”在文中仅是主语部分,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因此不能用句末标点。
【答案】 (1)①屏 (2)然而(但是) (3)第④处,改为,(逗号)
语文5.C [2011•湖北卷]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句禅语啊!幸福指数全在自己掌握,如果我们对自己说一句“已经很好了啊” (这是应该经常说的),那么我们生活的枝头也会挂满幸福的露珠儿了吧。
B.某夜,独坐窗前,翻看读书笔记,无意中看到几句话:“素食则气不浊,独窗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细细玩味,顿觉神清气爽。
C.一粥一饭是清淡,健康、温暖、妥帖;一瓢一箪是清淡,随意、自在、安心。奢华也罢,绚丽也罢……生命终究归于平淡。
D.如果你茶饭不思,沉湎于“魔兽世界”不能自拔,如果你忽视现实社会,游走于网络虚拟社区,那么,你——可能“病”了!
语文5.C [2011•湖北卷] B 【解析】 B项句中的第一个句号应该放在后引号内。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湖北考试院的专家们非常执著青睐的一种传统题型,也是一个非常必要的考点,因为学生在作文中“一点到底”的标点符号写法的现象非常普遍。高考命题点聚集在“应用”“易混”处,具体为:引语后标点不明,对标点符号功能认识混淆,标号与点号错位,加引范围不清,破折号与括号混用等。
课标语文4.C[2011•江西卷]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家大都重视写作前的情感培养:有的借欣赏音乐进入情境;有的面对墙壁久久沉思;有的甚至跳起迪斯科来兴奋自己。
B.农历新年的习俗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舞龙灯、放花炮、穿新衣……等等,到处呈现祥和、热闹的气氛。
C.小李见他笑得有点异样,就问:“怎么了?你。”他回答说:“没什么,别多心。”
D.《旧约•创世纪》中说:“神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应当倒过来说才对,即“人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
课标语文4.C[2011•江西
……
2012备考 语文新题分类汇编:病句(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课标语文18.E [2011•安徽卷] 下面五个句子中四个有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4分)
①中国有超过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疆,还有众多的内陆水域,水下文化遗产丰富,这些遗产在整个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②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民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
③在丁俊晖走出其运动生涯的一段低谷后,本赛季战绩辉煌,夺得温布利大师赛冠军,并在世锦赛上闯入四强,平了亚洲选手在世锦赛上的最好成绩。
④从2010年9月1日起,安徽省所有基层医疗机构都降低了药费,省医改办提供的数据显现,我省基本药物采购价相对于国家零售指导价总体下降了52.8%。
⑤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正全力以赴地处理福岛核电站事故,这场事故或许能在短期内得到妥善处理,但东电公司所面临的信任危机能否在短期内消除,值得期待。
序号 修改
课标语文18.E [2011•安徽卷]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四处语病分别考查了语义重复(“超过……多”)、成分残缺(介词“在”淹没了主语)、搭配不当(“数据……显现”)、不合逻辑(“值得期待”的不是“能否在短期内消除”)等类型。
【答案】
序号 修改
① 删除“超过”,或删除“多”
③ 删除第一个“在”
④ “显现”改为“显示”
⑤ “值得期待”改为“尚难预料”
课标语文3.E [2011•北京卷]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
C.崇安髭蟾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生活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中,最初因五十年前在崇安发现而得名。
D.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课标语文3.E [2011•北京卷] B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A项句式杂糅,要么说“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要么说“主要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C项语序不当,应改为“因五十年前最初在崇安发现而得名”;D项成分残缺,宾语中心语残缺,应改为“可改善营养缺乏的状况”。近三年来,北京卷都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了病句辨析,前两年主要集中在表意不明与成分残缺上,今年涉及句式杂糅与语序不当。由此看来,北京卷病句的考查还是比较全面的,考生必须对《考试说明》中要求掌握的六种病句类型熟练掌握。在答题时,可采用
……
2012备考 语文新题分类汇编:词语、熟语(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课标语文16.D [2011•安徽卷]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从人们早就耳濡目染的传统曲目《天仙配》《女驸马》,到让人耳目一新的现代佳作《徽州女人》《雷雨》,这一发展历程表现出黄梅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
B.我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就环境保护问题发表讲话,旨在加大环境监督的执法力度,强化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因为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休戚与共。
C.作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奠基人,师昌绪先生多次领导攻关会战,运筹帷幄,斩关夺隘,在我国航空发动机材料的研究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建立了卓越功勋。
D.近年来,人们购买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热情蔚然成风,主要是因为国产品牌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可能与某些国际品牌多次发生因质量问题被召回的事件有关。
课标语文16.D [2011•安徽卷] C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对于本题而言,A项中的“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不合此处语境,可改用“耳熟能详”。B项中的“休戚与共”,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该成语的使用与“同甘共苦”类似,不能用在环境与人之间,可改为“息息相关”。D项中的“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此处用来说“人们购买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热情”,属于对象误用。
课标语文2.D [2011•北京卷]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D.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
课标语文2.D [2011•
……
2012备考 语文新题分类汇编:地方特色题型(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一、课标语文W1 [2011•江苏卷]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课标语文19.W1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故谊过长沙作赋以吊汨罗,而太史公传于屈原之后,明其若屈原之忠而遭弃逐也。而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生之不用但谓其天年早终且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夭岂曰天年乎则固之善志逮与《春秋》褒贬万一矣。
(欧阳修《贾谊不至公卿论》)
课标语文19.W1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结合第一句内容及第20题的提示,把握整体大意,再寻找断句标志。如:“讥”“痛”引导结构相近的句子,“岂”一般在开头,“曰”后一般要断开,“乎”“矣”一般在句末。
【答案】 而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生之不用/但谓其天年早终/且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夭/岂曰天年乎/则固之善志/逮与《春秋》褒贬万一矣。
课标语文20.W1 说说文中班固与欧阳修对贾谊之死的不同论断。(2分)
课标语文20.W1 【解析】 考生找出班固及欧阳修论断贾谊之死的文字后,只要正确翻译,理解内容,答题就容易了。
【答案】 班固认为是“天年早终”,即虽然死得早,但属自然死亡。欧阳修认为是“失志忧伤而横夭”,即无法实现大志,抑郁忧伤而早逝。
课标语文21.W1 何谓“春秋笔法”?(2分)
课标语文21.W1 【解析】 学生需要对孔子修订《春秋》有较详细的了解。
【答案】 相传孔子修《春秋》,一字含褒贬,后来称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为“春秋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