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实录12
- 资源简介:
约3320字。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实录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作品。(板书:《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苏轼?
生:苏轼是北宋著名的词人和散文家,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成为“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师:请坐!介绍的比较全面。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是最多才多艺的一位。他擅长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代四大书法家;他精于绘画,是中国文人画家的杰出代表。当然,他更为杰出的成就还是表现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初中,我们曾经接触过他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现在我们一起试着背诵一下。
生:(背诵)
师:大家背诵得很好,这说明大家当时学得很认真,当然也说明苏轼的这首词深入人心。苏东坡一生给后人留下了诗2700多首,词340余阕,文章4000余篇,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是中国文化的一大奇观。他的作品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灵魂的欢欣和心智的乐趣,同时也教给我们以生存的智慧。
师:现在,大家看教材,默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生:(默读)
师:现在请王鸿昌同学给大家诵读一遍。
生:(朗诵)
师:在这首词中,有一个字的读音应当注意,“羽扇纶巾”的“纶”,不要错读成“伦”,大家在书上标上字音。
师:1057年,苏轼21岁时参加进士考试,受到欧阳修的赏识,考取进士第二名;25岁开始他一生坎坷的仕宦生涯。先后担任奏院监官、杭州通判、密州太守、徐州太守、湖州太守。1080年,苏轼42岁时遭人诬陷锒铛入狱,险些丢掉性命,后经人营救,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行动受人监视。这首词,就是他被贬期间,游黄州赤壁时所作。这首词一直被视为苏轼的“标志性”作品。我们齐读一下!
生:(齐读)
师:苏轼的这首词对我们来说有着怎样的价值呢?(停顿)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对于一篇文学作品,只有当我们去用心发现时,它才会展现出应有的魅力,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同学们默读这首词,然后谈谈你的发现和感受。
(学生默读,勾画)
师: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交流。
生:苏轼的这首词写得很有气魄,充分体现了男子汉的气概。我在预习的时候在鉴赏辞典中看到这样一句话——“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我觉得概括得很好。
师:引经据典,谈得不错。谈到苏轼的词风,我给大家提供一份材料,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投影)
东坡在玉堂(翰林院)日有幕士善歌因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