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作文题解与例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0/4 13:15:4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930个字。

  201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作文题解与例析
  作者:黄琼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王羲之学“书”,在广袤平原中感受“横”的舒展,在深山古藤上感受“竖”的坚韧。观察、体验,他的书法已不再是简单的笔画与结构。
  孔子学琴,在反复弹奏中思考乐曲的奥妙,在乐声中感受作者高尚的追求、思考、领悟,他的思想在音乐中升华。
  李时珍学医,在质疑中研读前人书典,在遍尝百草中验证真伪。质疑、实践,他的仁心已超越医术本身。
  ……
  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是充满智慧的!
  以上材料引起你哪些回忆?引发你哪些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题目解析】
  一、准确把握题意。试题中明示了中心句“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是充满智慧的”——这就是思考和写作的主题和重点。其中,这句话呈现“一主两翼”格局,“智慧学习”是“主”,决定了文章的立意点;“学习方式”、“学习内容”是体现学习智慧的具体内容和呈现方式,是“两翼”。命题者要求,一定要结合学习方式、学习内容来谈学习智慧。
  二、打开选材之门。很多初中生面对“学习”这个话题,常常不知道写什么好——一方面是现在的初中生学习生活不大丰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少同学不大会观察、发现可写可用的学习生活类材料。要谈“智慧学习”,更是难住了不少考生。这篇文章,选材时不要因为是“学习”二字就拘泥于学生身上,可以从学习方式、内容的关键词入手,找出相关的材料。比如,以“体验”为基点,不妨想想中国“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本是一介农夫的他,面对13亿人口的粮食问题,却用汗水与心血一直学习研究杂交水稻的技术。前面这段素材侧重工作,但是,点出“他一次次的观察,一次次的体验”,就可以扣住“学习方式”了。
  三、强化表达实效。文章是用来解决现实问题、启迪世人的,别以为举几个前人的例子、诠释清楚材料主题,就能算是好文章。一定要站在“读者读后有启示”这个角度来构思。比如,开篇列举出现实生活中机械苦学、不会创新学习方法等现象,可为后面的说理奠定基础;中间适时进行说理,提高表达的针对性;结尾处结合现实谈谈应该怎么办,也可以增添文章的实效性。
  【满分佳作】
  学路纵横智不尽
  ◎武汉市一考生
  时逢六月,白云在天,悠闲得很。可是,学路上的我们却四处彷徨。
  学海无涯,我仍苦寻渡口;学路漫漫,我却愁无舟楫。我不禁四下扫视,自语问天,学须有成,可路,又在何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