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心悟—口说—手写”模式初探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7 19:08: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1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遵循写作过程规律 还原作文教学本真
---“心悟-口说-手写”作文模式初探
华侨中学 吴荣
一、 课题的提出
作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板块之一,多年以来,它又是最薄弱最冷落的环节。
“作文作文,一作就愣”,这句俗话道出了“作文难写,作文难教”的事实和根源。学生因之苦恼,干脆弃而不顾,敬而远之;教师和专家为之困惑,苦思冥想却难得要领。“背作文”这一作文教与学变异了的苦菜花,已经成为小考,中考乃至高考应试的秘决和灵丹妙药。任其蔓延,必然导致作文教学更加冷落与萎缩,走进死胡同。作文教学已成为制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瓶颈。
当前,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性质和作文教学的性质的认识模糊不清,作文训练与口语训练联系割裂,对学生作为写作的主体地位认识尊重不够,忽略了从写作过程规律的角度来认识和研究作文教学过程,造成作文教学的冷落与萎缩,学生作文的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现实,学生习作质量的普遍低下。
本人既是一名语文教师,又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根据多年写作地 练笔的亲身体验,结合多年对中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摸索尝试,积累了一些粗浅的体会,现提出“心悟、口说、手写”作文教学模式的构想。
二、 理论依据
① 生活源泉说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作文的言之有物,就是大千世界,社会生活中来的。学生只有深入生活,充分感知、亲历、积累并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才能为有源泉头活水。其它的,如写作方法指导,文体分类教学,皆是本末倒置、缘木求鱼。
② 写作过程规律
学生作文,是一种练笔性质的写作:虽是低层次的写作,也是写作。就是一种精神产品生产过程。因此,也应当遵循写作过程的规律。
写作过程规律告诉我们:作者的主体性始终占据积极能动的支配地位。艺术发现及写作欲望的产生,构思及主体因素渗入,传达及意象的物化这三个写作过程都是作者本人特有的,别人无从替代。
写作过程规律还告诉我们:灵感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优化形式,对写作的独创性有极重要的作用。在作文教学中值得老师重视。
③教育心理学有关原理
作文是学生的心智技能,伴随着一系列心理现象。我们应该重视种种心理现象,如:感知、情感、兴趣和动机,形象思维,联想和想象,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等。充分调动学生内部因素并因势利导,对作文教学将大有裨益。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