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学案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0/2 15:54:4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60个字。

  吴起县第二中学先学后研学案设计
  七年级()班
  科目 设计人 授课人 学生姓名 授课时间 学案时数 总课时数
  语文 刘虎鹏   2011.10        课时 总第课时
  课题 16.化石吟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2、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3、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张峰,当代科普工作者,诗人,其诗作被称为“第三代诗歌”,反讽手法被广泛运用。代表作是小诗《本草纲目》,短诗对中国古典文化中许多著名的意象进行了调侃式的借用,解构了其中悠然的韵味,并对中国文化的阴柔缺乏阳刚之气表示不满的情绪。
  2、相关资料
  这首科学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十年动乱”刚结束不久,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吹遍大江南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潮正在全国各地掀起,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遍及全国,实现科技现代化是国人的殷切希望。作者在这个时候,写下了这首科学诗,以此激励人们向科技现代化进军。
  3、主题解读
  本文是一首科学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一、【预习质疑】
  1、给加点字注音
  (1)骸骨()(2)潜行()(3)葱茏()()
  (4)猛犸()(5)逝去()
  2、解释词语。
  (1)腐朽:
  (2)化为乌有:
  (3)潜行:
  (4)海枯石烂:
  (5)葱茏:
  (6)叹服:
  3、改正成语中的错别字。
  事在必行()其貌不洋()坐想其成()以逸代劳()故技重演()针贬时弊()言不由中()出神入画()
  4、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二、【展示探究】
  5、《化石吟》的“吟”的含义是什么?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7、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