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新课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9/30 23:54:4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10字。  

  诗五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新课例
  [教学依据]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之林的瑰宝,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熔铸了不计其数的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流传千古文学。学习古诗词,诵读古诗词,咀嚼、体会、感悟,心驰神往,倘佯在美妙的意境之中,品味艺术的芬芳。
  古代诗歌有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丰富的内涵。学生学习、背诵,用这些优秀诗篇养成良好的思想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打文化的底子,底色亮丽,在人生旅途中将受用不尽。
  教师教学生诵读古诗词,用优美的中华诗词,教出感情教出气氛,学生从诗歌中受到感染,受到启迪,终生难忘。
  教学时应整体把握,朗读呤诵,在有限的课堂里拓展学生无限的想象,让学生在脑海里浮现诗中景物,步入诗境,使他们达到与诗中景物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
  诗歌极具形象性,学生诵读时注意联系实际,联系自己的知识储存,开展联想,开拓想象,体会起来就有情有意,有滋有味。还要注意对语言的学习,对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代诗歌,使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熟悉本民族的优秀语言。
  2、体会诗歌丰富而深邃的意境。
  3、学习诗歌的抒情的特点,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4、学习朗读古诗歌的方法。
  教学方式
  借读欣赏,以读导思
  因为诗歌重在朗读,故应通过朗读加强学生对诗意的理解,通过品读鉴赏诗的美,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加深对诗意蕴的思索。
  教学过程
  由学生竞背心中所知道的古诗和日常运用的一些诗句,来进入课文。如学生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等等。也可能有学生讲“七言诗”的故事,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参与,培养他们敢于表达的胆量。以此来说明学习古代诗歌的益处。并提出学习古代诗歌的基本要求。
  古代诗歌的教学要按这五步走:读诗、赏诗、想诗、背诗、积累。但这五步不是割裂的,是相互交融的。而且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参与研读者,高素质的引导者。
  [教学实录]
  (上课、师生互相问好)
  杜甫43岁时,唐朝爆发了一场为时8年之久的战乱——安史之乱。战乱频仍,生灵涂炭,田园荒芜,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与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公元759年的岁末,杜甫一家就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茅屋,建造得也不坚固,761年秋天,一场大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诗人一家只好在风雨之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面对此情此景,诗人将满腹辛酸和无尽感慨化为一首沉郁顿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