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嘴杨巴》课堂实录
- 资源简介:
约2740字。
《好嘴杨巴》课堂实录
文/刘读新语
教学目标:
1、在复述、想象中感受跌宕的情节和“津味”语言,提高口头表达和想象能力。
2、在小组合作环境下,理解“好嘴”的含义,提高多角度探究问题的能力。
3、对“好”能有一点自己的看法,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问题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北京的人说话比较油滑,天津的人嘴特别会说,能把人哄得特别高兴;所以有这样一句俗话,“京油子,卫嘴子”。我们今天也来认识一位津门“好嘴”,名唤“杨巴”。
二、说
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在好嘴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出来?(要求: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杨巴巧嘴一张,化解了李鸿章误把碎芝麻当黄土的危机。)
三、读
师:同学们都发现了,在关键时刻,杨巴用一张好嘴,化解了一场危机。可是,我们也很快能够发现,这张巧嘴,只说了一段话。这一段话有这么大的威力么?我们一齐来读一读。
(生读)
师:同学们声音很洪亮。可是好像少了一些味儿。品读人物语言的时候,我们先要了解合人物的身份,迅速看课文,勾画出描写杨巴身份职业的的词句。
【读出身份职业】
师:从这样一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出,杨巴是能说会道的,专管外场照应的,市井阶层的茶汤伙计。那么,切合他这个身份,我们再来看他说的那一段话,你琢磨琢磨,哪些词语能体现他的身份?
(息怒、小人、饶了、痛改前非)
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师:同学们这次读,读出了杨巴的市井身份。赏读人物语言,光读出身份可不够,还要注意人物的性格特点,所以不能脱离人物当时所处的情境。
【读出性格特点】
我们在课堂之初,已经概括了,杨巴巧嘴一张,化解了一场的危机。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