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活动成果展示课堂实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9/18 8:09:1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370个字。

  《戏曲大舞台》活动成果展示课堂实录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中学刘丽萍
  【活动说明】  
  本次活动事先由学生自愿分成四个研究小组,通过查阅书籍资料、网上搜集资料,以及走访老师、同学以及专业人士,欣赏和自学了部分戏曲,积累了大量关于戏曲方面的知识。本次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研究成果的平台,由四个小组分别主持汇报展示,每个小组分别有男女两个主持人。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为学生共享成果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活动过程】
  一、中国戏曲风采(第一小组)  
  主持人齐: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让天下唱戏的,好戏的,听戏的,痴戏的,都来这里谈一曲,说一戏,大家说岂不快哉?(全班齐说:快哉)  
  男:走进民族文化的殿堂,品味中华戏曲的韵味。同学们,让我们中国人为之自豪的戏曲有什么特点呢?那么请听裴畅同学为大家细细道来。  
  中国戏曲特点:  
  戏曲经过无数代艺人的不断丰富探索与发展,形成了自身显著的特点。  
  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生”是除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衙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摇旦)。“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  
  我国戏曲的又一特点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这些虚拟动作,都有一套基本固定的格式,叫程式化动作,是从生活中提炼,经过艺术夸张的规范性动作。  
  我国戏曲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巧法来表现人物。另外,戏曲中的唱腔、龙套、脸谱、服饰以及演出场地所涉及的露台、庙台、舞台等也都有它们特殊的韵味,在这里不一一赘述。  
  虽然,我站在台上仅仅只有十分钟,但是我十分兴奋,十分高兴,因为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我能亲自去感受我们的国粹,我也很自豪,你们也一样吗?
  女:人们都说,中国戏曲,源远流长,的确,在长长的戏曲河流之中,有黑龙江的龙江剧,吉林省的吉剧,河北的雁剧,内蒙古的二人台,陕西省的秦腔,山西西南的蒲剧,安徽的徽剧院,上海的滑稽戏等等,今天我们主要介绍昆曲、越曲、评剧、梆子,到底这些戏怎么样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男:大家谁能告诉我中国戏曲之母是什么?(昆曲)对,昆曲,不仅是中国戏曲之母,它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究竟成名的昆曲是什么呢?由本组的曹晓莉同学与杜洋松同学来回答。
  昆曲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曼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以声若游丝的笛为主奏乐器,使昆曲音乐以婉丽妩媚,一唱三叹著称。由于表演艺术的全面发展,脚色行当自然越分越强,如老生分副末、老外、老生;小生分官生、小生、巾生;净分大面、白面、二面、小面;旦分老旦、正旦、作旦、刺杀旦、五旦、六旦、耳朵旦等,各行脚色都在表演上形成自己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这些程式化的动作语言,在刻画人物性格、表达心理情绪、渲染戏剧性和增强感染方面,形成了昆曲完整而独特的表演体系。作为一个独立的剧种固然衰微已久,而其艺术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