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鲁迅”活动式网络主题阅读的实践与反思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4 20:37: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一、“走近鲁迅”活动式网络主题教学活动的设计背景
1. 从本班教学进度来说,学生刚刚在上周学完第四单元《〈呐喊〉自序》,从课堂上的反映来看,学生对于鲁迅的作品和思想有一定的了解,但受诸多原因影响,对鲁迅及其思想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和错误认识(详见后附该课教后记)。所以在此刻,让学生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来进一步了解鲁迅,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因为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入较多鲁迅的作品,而且鲁迅是我国伟大的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但鲁迅的凝重深刻与铮铮铁骨又不是我们这些生在红旗下,长在蜜糖里的十六、七岁的青少年所能理解的。因此有必要对鲁迅其人及其作品作更为详细而深入的了解,以利于深刻地理解鲁迅及其作品。而互联网上关于鲁迅的资料也很多,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丰富而生动的资源,去达到这个目的,这是符合中学语文大纲要求的。
3.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论、策略、方法,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特性化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走近鲁迅”活动式网络主题教学活动的设计意图:
1.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深入了解鲁迅其人及其作品,以便更好地理解选入中学课本中的鲁迅作品,进而了解鲁迅的人格魅力,并从中吸取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打好做人的底气,完善自身的人格。
2. 培养学生学会借助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分门别类地整理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迅速而有效地传播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基于网络的“活动式主题阅读”可以为学生提拱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天地。
三、活动时间:2004年12月31日第二节-第三节课(高一十二班)
第四节-第五节课(高一九班)
(附:本人已于之前社团活动时进行了一次基本的实验,不过只完成小组任务。)
四、实施过程
1、 打开教师个人主页,每个同学都能看到本次活动的阅读主题,学习目标,学习步骤及具体要求,并提供适度的与主题相关的学习辅导资源。
2、 学生完成第一项查阅及整理资料的任务:根据所查资料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呐喊时期”的鲁迅》,老师随堂给予技术指导,完成后提交到教师机制定的文件夹中。(打字快的同学可交电子稿,打字慢的同学可交手写稿)
3、 学生利用之前的阅读经历作品及其人的喜恶,组长再据此进行合理分工,并组织组员共同设计学习计划、步骤。
4、 学生根据自己的任务上网查询检索所需的资料,老师结合学习小组的实际予以个别指导。
5、 小组合作,学生将学习成果做成powerpoint或网页,老师予以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
6、 全班进行课堂演示、交流、评比。(此项内容由于时间限制,延至1月4日)
7、 学生写出总结体会——老师总结评价、点拨深化。
8、 每位同学结合课内外所看的有关研究资料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研读随笔,题目为《我眼中的鲁迅》。(元旦后上交。有条件的同学可发电子邮件到教师的信箱之中)。
四、学生反应: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环境开放,网上资源丰富,学习自主性强,有充分交流与自主表达的学习环境,因而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果自然不是老师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所能比的。加上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是以组为单位展开组与组之间竞争,因而还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而对于那些常摆弄电脑的同学不仅领略到施展自己的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