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案2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9/15 16:00:2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600个字。

  《愚公移山》
  复习目标:
  1、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放事的寓意
  2、愚公不愚及故事的结尾的作用是本文的难点。
  3、重点实虚词积累
  一、导入复习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国著
  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曾以“愚公移山”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同名的巨幅图画,在当时产
  生了很大的影响;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时,提
  到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他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
  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那么,到底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中,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复习《愚公移山》。
  二、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篇。《列子》相传为战国时期郑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列御寇所撰。《汉书•艺文志》中录有《列子》八篇,今已亡佚。今《列子》,一般认为是晋人张湛注释编写而成。其中保存了不少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本文就是一篇有浪漫主义神奇色彩的寓言故事。它使我们形象地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关于寓言: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短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关于神话:
  神话,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形象化。”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
  三、基础知识
  (一)读准下列加点字:
  太行háng王屋二山冀jì州之南惩山北之塞sè      荷hè担
  京城氏之霜shāng妻始龀chèn         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也
  一厝cuò朔东高万仞rèn     箕畚jīběn     魁父fǔ之丘雍yōng南
  (二)朗读句读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三)重点词语
  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河阳——黄河北岸。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
  且——副词,将近
  面山而居——面对着山居住
  惩(chéng)——苦于,为......所苦
  塞(sè)——阻塞
  迂(yū)——曲折、绕远的意思。
  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
  汝——你。这里做复数看,为你们的意思。
  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大山。
  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豫州,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
  汉阴——汉,就是汉水;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