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解题对策及专用术语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9/15 10:50:3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1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020字。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解题对策及专用术语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从不同的层面与角度鉴赏诗词,掌握一些解题对策;
  2、能够准确地运用专用术语写出评析文字。
  学习重难点
  1、掌握一些解题思路与方法;
  2、提高鉴赏能力与文字评析水平。
  学习步骤与内容
  一.语言层面
  王安石称诗歌之语言为“诗家语”,就是说诗的用语和其他文体用语不同,在高考的考查中,语言层面我们需要重点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①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哀江南》孔尚任)
  在这里,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
  例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例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蒸”、“撼”具有夸张色彩。
  例5: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
  看这句诗,“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
  ②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