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9/14 19:18:4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700字,学案配有教案。

  “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学案
  执笔人:王卫锋
  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考纲要求的15个虚词。
  2.学会运用所学方法来确定15虚词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重点难点:虚词在文言文阅读中的推断方法。
  教学过程:
  一、考点阐述:
  1、抓重点。《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共15个,一定要个个落实,从常用意义和非常用意义方面比较区别,把握常用意义和用法,照顾特殊意义和用法,可以采用多义比较的方法,以类相从,同类集中。
  2、抓课文。课文是虚词运用的典范,重点文章一定要反复吟咏体味,考试中才能得心应手。
  二、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命题规律
  1、放在文言文阅读的第二题中考,分值为3分。
  2、题型:四个选项,八个句子,形式是两两比较,考查异同,其中一个选自课本,另一个出自所供文段。
  三、考点内容:
  文言常见虚词的范围,2011年的《考试大纲》明确有15个:
  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
  “在文中的用法”,就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
  四、解题方法:
  1、语境推断法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以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
  3、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语法切入法
  1、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2、相如因持璧却立。    
  3、判断下列”之”字的用法:
  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值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哀秋冬之绪风     
  是寡人之过也
  3 、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位置不同所起作用也就不同。
  如“其”
        1、其李广将军之谓乎
        2、秦王恐其破璧
        3、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4、比较区分法
  分清虚实
  1、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善于把虚词与现代汉语比较
  (1)用法没有改变:如“使吾勇于就死也”的“于”与现代汉语“善于”“敢于”的“于”相同。
  (2)用法改变。如“也”,在文言文中作语气助词用,而在现代汉语中作副词用,表同样、并行等意义。
  (3)用法完全消失。如“之”的取消独立性作用,“者”的提顿作用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