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蝈蝈》课堂实录6
- 资源简介:
约3230字。
《绿色蝈蝈》课堂实录
莆田市第26中学张伟华执教 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许更生点评
【教师登上讲台,时而侧耳倾听,时而东张西望,然后露出满意的笑容。】
师:看来,上节课布置大家照彩图捕捉蝈蝈的任务完成得不错。现在请各组组长出示你们的劳动成果。让大家来评评看到底哪组逮到的是真正的蝈蝈。
【各组组长依次提着小笼子走到本组首列,面朝教师。】
师:呵呵,一、四、六组的昆虫长相相同,二、三组的是另一样。第五组的好眼熟啊。组长你转过身去,大家看看是什么?
众生:哈哈哈……蝗虫,是蝗虫。
【教师出示蝈蝈挂图。】
师:现在大家再仔细瞧瞧,到底余下的这两组昆虫,哪组才是真正的蝈蝈?
【经过一番辨认,大家认定:一、四、六组的昆虫是真正的蝈蝈。】
师:看来,大家的眼力不错。生活、学习中,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索,去伪存真其实不是什么难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心目中的“绿色蝈蝈”吧。
【板书课文题目、作者。】
师:先请大家速读一遍课文。读完的请举手表示一下。
【几分钟后,学生陆续举手。】
师:好,大多同学已经读完了。尤其是方阵、柯嘉和柳益清,读得最快。现在就由你们先来讨论一下:绿色蝈蝈的歌声是怎样的?要求尽量用原文语句回答。【三人沉思,翻阅课文,举手。】
师:益清先举手了。你先来发言。
益清:蝈蝈的声音不强,我们耳朵的鼓膜并不能捕捉到这微弱的声音。然而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就能听到它的一点点非常柔和的歌声。
看到方阵举手。师:好。方阵,有什么补充吗?
方阵:蝈蝈的叫声像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
师:你的答案比益清的长了一些。现在你自己来评评,刚才益清的答案是对还是错?
方阵:我认为益清的答案也是对的。只是比我的答案简略、概括。
师:嗯。具体和概括双管齐下,才容易把一样事物说得明白。以后大家做事写文章,常
常要这么做的。
师:接下来所提的问题,大家都可以抢答,看谁答得又快又好。第一个问题:请用原文
回答,在我国北方,是谁篡夺了蝈蝈的名声,为什么?
【生争先恐后发言。】
师:桂萍同学第一个举手。那就你来。
桂萍: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师:对。下一道题:绿色蝈蝈的身体有哪些特征?
【生纷纷举手。】
娇娇: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师:这个答案也是很完美的。因为课文原句已经表述得非常清楚了。下一题:蝉比蝈蝈大,可为什么总是成为蝈蝈的美餐?好,文力,你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