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教学设计18
- 资源简介:
约3130字。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余索润之长征诗见惠,乃得其初赴陕北看大雪沁园春词一阕,展读之余,叹为古今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况余子乎!”
教师说明:这段文字决不会是吹捧,因为他写于1945年国民党统治时期,那时吹捧毛泽东,可能有杀身之祸。
下面,我们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这首词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
二、疏通字词,理解本词大意
解释下列词语:
沁园春:词牌名。
北国:北方。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大河上下:黄河的上上下下。
顿失滔滔: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意思是黄河水结冰了。
山舞银蛇:群山好象银蛇在舞动。
原弛蜡象:高原(上的丘陵)好象白象在奔跑。
须:等到。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的景象。
分外妖娆:特别艳丽多姿。
娇:美好可爱。
折腰:鞠躬、倾倒。这里有称颂、赞美的意思。
略输:稍差。
文采:文学才华,这里指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
稍逊:稍差。
风骚:义同“文采”。风, 原指《诗经》里的《国风》;骚,原指《楚辞》里的《离骚》。后来“风骚”代指文学才华,。
一代天骄:称雄一世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意思是天所娇纵宠爱的人。
弯弓:拉满弓。
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俱,都。
数:数得上。
风流人物: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三、深入理解思想和艺术
1、上下阕各写什么内容?它们又分哪几层?
答案:这首词的上阕写北方雪景,其中前三句是概括写,中七句是具体写,后三句是想象雪过天晴之景。
词的下阕是评论古代帝王,抒发壮志豪情。其中前两句起承上启下作用。中七句是评论古代帝王,后三句是抒发壮志豪情。
投影:
上阕:写北方雪景
1、概括写北方雪景(前三句)
2、具体写北方雪景(中七句)
3、想象雪过天晴之景(后三句)
下阕:评论古代帝王,抒发壮志豪情。
1、承上启下(前二句)
2、评论古代帝王(中七句)
3、抒发壮志豪情(后三句)
2、上阕的写景,哪几句是实景,哪几句是虚景?
答案:从“北国风光”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是实景;“须”字以下是虚景。
投影:
上阕:写北方雪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