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9/7 10:18:2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7460字。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3题
  “断桥”考
  唐代诗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中有“断桥荒藓合,空院落花深”的诗句,这被视为今日西湖十景之“断桥”的最早文献记录。
  断桥在南宋咸淳年间因隶属宝祜坊而改称宝祜桥。因“断桥”不断,当时也出现了用谐音“段桥”解释为“段家桥”的说法,如周密《武林旧事》卷五“断桥”下就说“又名段家桥”。但因为在“断桥”不断的问题上没能达成共识,所以后来人们围绕“断桥”的名义问题聚诉纷纭。
  翻阅典籍,除西湖断桥之外,诗文中说道“不断之‘断桥’”的还有几例。如金赵秉文《墓归》诗云:“行过断桥沙路黑,忽从电影得前村。”明邵经邦《断桥》诗云:“闻到桥名断,从来金勒过。”清顾于观《南楼四咏》诗云:“门前空有断桥在,十日人无款竹扉。”可见“不断之‘断桥’”在古代是比较常见的,并非杭州西湖所独有。
  然而桥既不断,为什么称为“断桥”呢?据考证,这里的“断桥”实即“簖桥”,而“簖桥”则是与捕鱼蟹之“簖”相伴的一种桥,它主要是用来协助捕鱼蟹的。每年秋冬之交,螃蟹会进行生殖洄游,到江海交界的浅滩中繁殖后代,渔人便利用螃蟹的这种生活习性加以捕捉。他们把芦蒿、竹竿等编连起来的“簖”插在江河之中,挡住螃蟹向下游行进的路,然后螃蟹必沿“簖”爬上来,以求越过下行,而渔人就在“簖”侧的桥上捕捉它们(当然也有划船前往捕蟹或收笼的)。这种捕蟹方法在江南一带尤为常见,陆游《稽山行》有“村村作蟹椴,处处起鱼梁”(“椴”亦可作“簖”)之语。清藩衍桐《两浙輶轩续录》载海盐才女李壬《由武原至梅里》诗云:“沿塘两岸遍桑麻,画舫朝移日又斜。望见簖桥心便喜,急收帆脚到侬家。”这里的“簖桥”就是指与放置鱼簖、蟹簖有关的桥,这种说法在部分地区至今还有。但因放置鱼簖或蟹簖过多对河流及湖面的水流影响较大,古代官府就已有所限制。近代以来,这种捕鱼蟹的方法,随着人工养殖业的兴起而逐渐被淘汰。
  杭州西湖为钱塘江的泄湖,在中唐以前,钱塘江与西湖的水域连成一片,湖中水流因孤山分流,携带的泥沙逐渐形成了“白堤”。流经孤山的两股水流在宝石山东南端合流而出,“白堤”也便成为一道天然“鱼梁 ”。渔人在“白堤”东端设簖来捕鱼蟹,而且依簖设桥,以方便捕捉鱼蟹和到孤山的交通,这样的桥叫做“簖桥”,也在情理之中。张祜的诗句中写作“簖桥”,因为那时“簖”字或许还没有产生,或许很少有人使用。五代以后,特别是自吴越王钱穆筑垾海塘以来,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游的现象消失,渔人也就逐渐不再用簖捕捉鱼蟹了。随着杭州都城文化的发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断桥”已失去设簖捕捉鱼蟹功能的本义,但“断桥”之名却由于文人作品的称颂和民间口耳相传而得以沿用。
  (节选自关长龙《“断桥”考》,有改动)
  [注]①金勒:金 饰的带嚼子的马笼头,这里借指骑马者。
  1、.下列选项中关于“簖桥”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簖桥”是与渔人用芦蒿、竹竿等编连起来捕鱼虾的“簖”相伴的一种桥。
  B. “簖桥”的主要功能是方便渔人用簖捕捉鱼蟹。
  C.“白堤”东端的“簖桥”即今日西湖断桥,原是为方便渔人捕捉鱼蟹而设。
  D.“簖桥”在张祜的诗中写作“断桥”的原因是那时“簖”字可能还没有产生,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北京残奥会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仁义和宽容",希望残奥会所体现的"歌唱生命的创造力,人性和伟大的人道主义"理念将感动东盟各国政府和人民,推动大家重视和提高残疾人事业,发展 残疾人的教育工作和体育活动.
  B.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相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
  C.由于上海市制定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办法,奖助学金的实施细则等,使得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尤其是地震重灾区新生能够安心学习生活.
  D.李局长在新学期工作动员会上特别强调,思想政治课要改革,要结合实际,讲求实效,应该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结合起来.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得恰当的一项是(   )
  月亮是诗人抒情达意竞相选取的一种意象,         。“月是故乡明”是异乡游子对家乡深切的外观。
  ①李白的《静夜思》中写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也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       
  ③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乡思、念亲的标志       
  ④月已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思乡的意象    
  ⑤连天上的月亮也是故乡的又圆又亮      
  ⑥游子流浪在外,思念故乡,总觉得无论什么事物都是故乡的好
  A.⑥②⑤①④③        B.③④①⑥②⑤      
  C.③①④②⑥⑤       D.⑥⑤①②③④
  7.为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选配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五千年盛世欣太平今日  B.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C.九万里中华创锦绣未来  D.十三亿尧舜建古国文明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 文,完成8—11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忍人之过。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大将军青既益尊,姊为皇后,然黯与亢礼,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黯曰:  “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于平生。居无何,匈奴浑邪王率众来降,汉发车二万乘。县官无钱,从民贳马。民或匿马,马不具。上怒,欲斩长安令。黯曰:“长安令无罪,独斩黯,民乃肯出马。且匈奴畔其主而降汉,汉徐以县次传之,何至令天下骚动,罢弊中国而以事夷狄之人乎!”上默然。居数年,会更五铢钱,民多盗铸钱楚地尤甚。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印,诏数强子,然后。单诏。诏召见黯,黯为上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复见陛下,不意陛下复收用之。臣常有狗马病,力不能任郡事,  臣为中郎,出入禁闼,补过拾遗,  臣之愿也。”上曰:  “君薄淮阳邪?吾今召君矣!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黯既辞行’,过大行李息,曰:“黯弃居郡,不得与朝廷议也。然御史大夫张汤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