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题——标点符号
- 资源简介:
约6360个字。
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题-----标点符号
【考点导航】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近年来,除了在作文评分标准中强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外,许多省市还将标点符号单独设题列入中考试卷。常见考点有:
1. 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即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七种常用点号和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五种常用标号的基本用法。
特别提示:
1.顿号的运用:
(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①他三十六七岁。
②距这里二三里。
③这个小孩有四五岁。
④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2)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新的水平。
2.点号运用的原则:
(1)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列的问句只需标明一个问号。
疑问句、反问句都要用问号,但不要一见到有疑问词的句子就认为是疑问句而错用问号。选择问句,问号要用在最后一个选项的后面;连续问句,则每个问句后都要用问号。
(2)将分号改成句号表示对各分句的强调。
(3)将句号改成叹号是为了加强句子的表达语气。
2. 辨识误用的标点,并加以选择或改正。
需要指出的是,标点符号的考查着眼于应用而不涉及名词术语,着重考查考生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用法的知识技能,试题大多难易适度,不少试题采用课文中的句子,这就暗示我们平时要认真阅读课文,注意标点的使用。
【复习指要】
针对上述考点,提供以下应试方案:
1. 识别标点符号使用的“常见病”及其“诊治方法”
(1)非疑问句误用了问号
例: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条路谁能走通”是“不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是一个动宾结构的陈述句,故不能用问号。)
(2)句末点号,应放在句子的末尾,不能用在中间
例:“今天能不能完成任务?同志。”厂长严肃地说。(引号中的句子是个疑问语气的倒装句,“任务”后的问号应改为逗号,“同志”后的句号应改为问号。)
(3)引号与相邻标点的误用
例1: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用了引号后,句末点号究竟是在引号内还是在引号外,关键是看引用部分是独立成句的,还是句子的一个部分。例句中李白诗是完整的两句,句末点号应放在后引号内。)
例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名言,也是他自身的写照。(引文不完整或者引文作为自己说话的一部分,这时后引号前的点号应放在引号外面。)
例3:他看着墙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暗下了决心。(引文只是句子的一个成分,并且引文后又没有停顿,后引号前的逗号应删掉。)
(4)省略号和“等”重复
例:他们是新中国的历史上无法抹去的名字: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杨利伟……等等。(省略号用来表示不能尽举的人名,和“等等”重复,省略号与“等等”两者只能选其一。)
2. 结合语境揣摩标点符号
结合语境可以从三方面考虑:一、句子的语气,根据语气确定问号、句号、感叹号、省略号;二、词句的逻辑关系,句与句之间、词语与词语之间是并列关系就用分号、顿号,句与句是承接关系就用逗号,句与句是另起关系就用句号或问号、感叹号;三、词语的特征,词语表示书名或文章的题目,就用书名号,表示特定词组或讽刺,就用引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