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虚词设计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9/5 15:14:4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000字。

  文言虚词设计教案(其、若、焉)
  教学目标:
  1、 集中认识常见的文言虚词18个,明确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察。
  2、 掌握3个文言虚词(其、若、焉)
  教学重点:掌握3个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并用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何谓虚词?
  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见“《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
  文言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共六类: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
  2、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原来此联是明末陕西总督洪承畴的门联,原本无联句尾处两虚字,为“君恩似海,臣节如山”,是一副表白自己、歌颂皇恩的对联。洪承畴后来投敌卖国,遭人唾弃,便有人在原联句尾添此“矣”、“乎”二字,其意即大相径庭,成为一副绝妙的讽刺联。
  3、高考的虚词要求
  考查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且将“常见文言虚词”界定为18个 :
  其若焉,
  何所为,
  而且于因乃以则,
  之乎者也与。
  (1)诵读口诀
  (2) 识记18个虚词
  (3)解读考查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1 “在文中”,指“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放在语境里理解。
  2 “意义”,指找出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替代。
  3 “用法”,指虚词的语法功能。即结构实词成句(连词、副词、介词、、表现语气(助词、语气词)、充当实词(代词、名词、动词、兼词)。
  二、虚词的基本用法
  (一)复习“其”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  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2、 秦王恐其破璧(廉) 第三人称代词,作小主语,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3、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第三人称代词,作小主语,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4、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始得西山宴游记》)  第一人称代词, 我的,我自己
  5、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论语•先进》)  第二人称代词  你的,你们的
  其势不俱生。(《廉》) 指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