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同步练习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3 10:22: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0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第五课《伤仲永》
(建议安排2课时)
[学习导引]
《伤仲永》是一篇文言文,本文借事说理,通过写一位天资聪颖的“神童”最终变为常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文章分两部分:叙事部分写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议论部分指出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本文语言十分精当,如第一句话“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不到十个字就交待了仲永的藉贯、身份、姓名、家世。接着,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仲永索求书具的迫切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聪明、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第二段中一“见”一“闻”一“问”,三个动词就交待了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学习这篇课文首先要注意掌握和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理解文章的大意;其次要反复朗读,仔细体会本文语言精当,用词准确的特点;再次要能从仲永的经历中悟出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勉励自己刻苦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典题例析]
例题:细读下面文言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加点的字。
    (1)未尝识书具(   )   (2) 指物作诗立就(   )
    (3)不能称前时之闻(   ) (4)稍稍事言其父(   )
2.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忽啼求之     B.邑人奇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于舅家见之
3.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父/利其然也
    D.余闻之也/久
4.翻译下列句子。
(1)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5.回答问题。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3)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