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2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8/22 10:39:0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770字。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1.关于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前90),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其家近龙门,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所以司马迁从小在饱览山河名胜的同时,也有机会听到许多历史传说和故事。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父职,任太史令,此后,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因为《史记》共130篇,故有人称之为《太史公百三十篇》。后简称《史记》。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迁另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2.关于《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纪传体是我国古代史书的一种体例。我国古代史书常见的体例有三种:编年体(按年代先后顺序编写,例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例如《国语》、《战国策》)、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传记,是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史记》开创了我国古代史书的纪传体体例。称其为“通史”,是因为它记载了我国上起于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近3000年的历史。作为纪传体的《史记》,又分为本纪(历代帝王的传记,如《项羽本纪》)、世家(叙述诸侯王的事迹,如《留侯世家》)、列传(叙述公卿大臣和社会名人的事迹)、书(记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和表(用表格的形式简要记述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五种体例。其中本纪、世家和列传属于人物传记。五种体例在《史记》的130篇中各自的篇数是8书、10表、12本纪、30世家、70列传。
  3.作品涉及的时代背景。
  廉颇、蔺相如生活在战国后期的赵国,在当时“七雄”并峙的形势下,各诸侯国都想以武力统一中国。因此,各国之间经常发生军事斗争和外交斗争。赵惠文王时代,秦强而赵弱,两国时战时和,本文就反映了这个时期秦赵争斗的一个侧面。
  (1)异读
  ①使人遗赵王书:遗(wèi),送、送给。破音异读。
  ②臣语曰:语(yù),告诉。破音异读。
  ③见臣列观:观(ɡuàn),宫殿。破音异读。
  ④可与不:不(fǒu),通“否”。通假异读。
  ⑤秦自缪公以ù),通“穆”。通假异读。
  ⑥臣愿奉璧西入秦:奉(pěnɡ),通“捧”。通假异读。
  ⑦君何以知燕王:燕(Yān),诸侯国。古音异读。
  (2)通假字
  ①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②臣愿奉璧西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