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呼唤什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语文课呼唤什么
10月19日---23日,我到美丽富饶的沂南县听了几节语文省优质课,在这次活动中,一共有24位老师的课被观摩,他们立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前沿,更代表着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向,因此,这是一次较高水平的公开演绎,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19日报到, 20日上午是开幕式,在开幕式上我们听取了省语文教研员张作东老师关于<<山东省初中语文优质课评价标准>>,在标准中张老师强调:贯彻以学为主的思想,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开展好活动性学习,提倡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以学定教.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避免形式主义.
下面是我在这次活动中的一些感受,在这里跟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感受一:在教学中,学生才是主角。
这次外出听课,没有听到“洋思”这样的字眼,更多的是“创新”,但是在他们倡导的“先学后教”、“小组教学”的教学方式其实跟咱学校里倡导的洋思教学是不谋而合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主角,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他们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认知习惯和规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把知识与学生的活动链接起来,才能使课堂真正活起来,我们在教学时往往精心准备的环节,学生就是启而不发。其实这就是没有发挥好学生主动性。在教学的时候充分的让学生自己去自主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有些东西并不是万能钥匙,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根据某个学科的特点。某一篇课文的特点去确定学案,不要让小组讨论流于形式,不要搞花架子,要实用。
感受二:老师要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以前我们练三字一画,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学习电脑,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电脑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而普通话是现代教师首先具备的本领之一。在我听的24节语文课中,其中有4位是男教师,20位女教师,为什么女教师这样多呢?除去亲和力的因素外,她们的普通话很标准,简直能跟主持人相媲美。我想如果我们的普通话不过关的话,不用说走出五莲,就是走出高泽也是不可能的。练好普通话,是我们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首先要注意的问题。
感受三:老师的语言要有激情,让学生感受到课堂语言的魅力
听的这24节课,每个讲课的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热情洋溢,有的幽默风趣,不管怎样,一定要感染学生,尤其是语文老师,上课的时候语流不要太平,要有高低起伏,也就是抑扬顿挫。在心电图上心率如果是平的话,说明这个人的生命就要结束了;一个主持人的语流如果太平的话,那么他的主持生涯也要结束了;如果一个语文老师的语流如果太平的话,学生就会把他的话当做催眠曲,酣然入梦,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教师和演员不同,不一定要靠形象谋业,教师和演员有所相同,都要有较好的口才。准确地讲,教师就是课堂这个舞台的主持人,是要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组织课堂的。尤其是语文老师,专业的知识讲授不是ABC,不是什么定理和公式的推理和演绎。在组织课堂的过程要凭借大量的语言过渡和提示,这当然不是毫无条理地胡乱编排,语言的生动、简洁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一堂课结束的时候的归纳的语言要有哲理,发人深省。有一个老师在讲授《走一步,再走一步》结尾时这样归纳:“溪流走一步是江河,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走一步,再走一步——天地就不一样;深秋走一步是寒冬,寒冬再走一步便是暖春,挫折走一步或许还是失败,失败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成功;咫尺天涯,第一步往往很难迈出,于是就没有了下一步,于是就没有了路;路尽天绝处,不妨尝试着再走一步,万水千山——只源于最初那小小一步。”纯净的音乐声中,老师富有哲理的语言诗意般回旋、萦绕,很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