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教案4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目标:<br>
1、学习体会课文讽刺、夸张的语言;<br>
2、理解分析范进和胡屠户的形象(前后对比);<br>
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br>
教学重点、难点:<br>
1、范进、胡屠户的形象对比(重点)<br>
2、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br>
教学时数:二课时<br>
第 一 课 时<br>
教学目标:<br>
1、掌握字词:注音、解释<br>
2、介绍文学常识及有关明清科举制度的文化知识;<br>
3、整体感知小说的情节结构法;<br>
4、分析1—5段。<br>
教学过程:<br>
一、导入新课<br>
二、介绍作者吴敬梓及《儒林外史》<br>
1、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又字文木,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br>
2、《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计五十五回,课文节选第三回的后半回,原题是“周学通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br>
3、明清科举制度简介<br>
童试—秀才(生员、相公、进学)<br>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br>
他们的第一名分别叫解元、会元、状元。<br>
三、检查预习情况<br>
1、注音<br>
yì qiè háng zhǎng tiǎn cuì xiù huì wù <br>
作揖 带挈 这行事里 长亲 腆 啐 星宿 讳 兀自 <br>
wǎn xuān jiè xiàng zǐ zhu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