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有25道题,约8130个字。
徐州市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着(zháo)落庇(bì)护心怀叵(pǒ)测差(chā)强人意
B.狙(jū)击醇(chún)朴鳞次栉(zhì)比眼花缭(liáo)乱
C.伎俩(1iǎng)媲(pì)美义愤填膺(yīng)吹毛求疵(cī)
D.缄(jiǎn)默执拗(niù)海市蜃(shèn)楼相形见拙(chù)
2.古诗文默写。(10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2)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予独爱,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4),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两句。虽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使诗句具有了普遍意义。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生活如旅行。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能更好地()生命的美好,觅得怡心的美景。
享受思考的乐趣,就要让思考绕过一道弯,多角度()那难得一见的美景。只要多角度思考,才能察事物之全貌,品难见之美景。关于人生,我们不妨多角度思考一番:我们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可以是最可爱的;我们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可以是最勤奋的;,。这一切表明,角度犹如思考的魔方。
(1)请为文中的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2分)
备选词语:品味品位观察观赏
(2)文中画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1分)
修改后为:
(3)根据上文,在文中的横线处仿写句子。(1分)4.下列关于课外阅读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名人传》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作品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B.《骆驼祥子》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故事。祥子为了实现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历尽苦难,三起三落,他与命运的抗争最后以惨败告终。
C.《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了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D.《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作品的主人公认为“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5.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提出的问题展开探究。(2分)
“给力”一词是一个网络词语,2010年开始流行,在世界杯期间被网友广泛使用,并入选“2010十大网络流行语”。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让不少人有些“意外”。一向以严肃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采用如此“潮”的标题,立刻引发如潮热议,网友纷纷大呼“标题给力”。
2011年初,“给力”一词又登陆春晚。海清和黄海波的小品《美好时代》之后,朱军问观众:“刚才的小品给力吗?”台下一片欢呼。
今后,与社会热点密切关联的网络词语“转正”,或将成为不可遏制的潮流。
问题:“给力”作为网络词语能够“转正”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
答:▲▲▲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课内文言语段,完成6-9题。(12分)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临溪而渔(▲)(2)杂然而前陈者(▲)
(3)苍颜白发(▲)(4)太守谓谁(▲)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往来而不绝者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①人影散乱②盗窃乱贼而不作
C.①太守归而宾客从也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D.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