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四人谈课时训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8/10 13:54:3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5题,约7020字。

  第20课  《雪》四人谈
  高密市秋水中学   黄建
  【课文导读】
  《〈雪〉的联想》
  本文是1963年王蒙在当时的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时所写。作者对鲁迅先生的《雪》进行了富有特色的研究,发表了独到的见解。王蒙从联想的角度,谈了阅读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的感受。作者对那种脱离《雪》的形象和思想、简单地从象征比喻的角度进行粗浅的判断的做法,给予了坚决的否定,指出要想真正深入地感受作品,必须借助于联想。透过作者融注于作品中的与“雪”的具体描写相关涉的各种信息,展开联想,就可达到对“雪”的后面的“那种更大更深更感人的形象和思想”的把握。
  《灵魂的柔软和坚硬》
  本文是一篇评论,但又不同于一般评论的写法。结构不像一般的评论那样严谨,特别注重逻辑的严密,而是信笔写来,以意贯穿,以感受、联想为主;表达也不像一般的评论那样以议论为主,强调理性和概括,而是以叙述描写为主,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一些长句则将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融合为一体;从内容看,甚至几乎不直接评论有关作品,自己的观点态度也不像一般评论那样鲜明,但读来却别有滋味, 用心揣摩又不难读出作者对《雪》的解读和评价。
  《简洁精纯的〈雪〉》
  视角的独特是本文突出的特点。作为一位作家,作者把品评作品的角度放在了写法的分析上,就用笔方法上的特色,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在作者的眼中,《雪》的魅力首先表现在它文字的表现力上,能够用极其简练的笔墨把所写景物形神毕现地展示出来,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其次在众多写雪之作的包围中,能够异军突起、独辟蹊径,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写作个性,这当然是一般人所难以做到的。
  《〈雪〉的独特之处》
  本文着重分析了《雪》一文运用的对比手法, 指出鲁迅写“暖国的雨”和“江南的雪”是为写“朔方的雪”起对比、衬托作用, 并分析这种对比和衬托对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学习重点】
  1.初步理解文学评论的写法。
  2.引导学生理解四位作家、学者谈鲁迅先生的《雪》,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大一致的地方,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其间的异同。
  【学法指导】
  《〈雪〉的联想》
  这篇文章重在指导我们如何欣赏文学作品, 因而语言的理论性较强, 阅读中要注意理解。如文中谈到作家创作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时, 分有意识(自觉) 和无意识(不自觉)。而读者欣赏这一形象时, 就要展开联想, 透过作品, 去理解作家的心境以及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文学欣赏往往要超越作家的创作目的。
  《灵魂的柔软和坚硬》
  这篇文章从两个方面构想了鲁迅创作《雪》一文的内心世界:对故乡的温情和对战斗的激情。但作者并没有平分笔墨,而将重点放在鲁迅温情的一面。因为我们更多地把鲁迅当作一名战士,看重他坚硬的一面。阅读中,要认真体会这一点。
  《简洁精纯的〈雪〉》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