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艺术》同步练习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7/22 21:27:2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9题,约3730字。

  《科学与艺术》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同步评价】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婵娟(  ) 结晶(  ) 奠定(  )
  2、填空:
  ⑴本文的作者是       ,他是著名的        家,          获得者。
  ⑵本文的论点是                     。
  ⑶李白《           》:                     ,今人不见古时月。
  ⑷苏轼《           》中表美好祝愿的句子:                   ,                。
  3、请你简要说说,科学和艺术在哪些方面本质上是一致的?
  4、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
  5、为什么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如何理解“真理的普遍性”?
  6、(2006年梧州试题)结合语境,选出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  )
  A.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形容色彩绚丽)
  B.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指还没有经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
  C.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穷愁潦倒……(当船工)
  D.教育厅要求各高校实行阳光招生。(指公开、公平、公正的夏季招生)
  二、同步解读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地情感。如李白(公元701-762年)在《把酒问月》中写道: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同样,我们现在阅读莎士比亚的著作,或者观赏莎士比亚的戏剧,不论是原文或译文,也有着和几百年前英国的读者和观众相似的情感共鸣。
  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这种抽象通常被称为自然定律。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实一种人为的,并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它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尽管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
  因此,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对艺术的美学鉴赏和对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随后的感受升华语情感又是分不开的。没有情感的因素和促进,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吗?而没有智慧的情感能够达到完美的意境吗?所以,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普遍性一定植根于自然,而对自然的探索则是人类创造性的最崇高的表现。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7、作者引用李白的诗歌,列举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证明了什么观点?
  8、作者说“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你能举出实例证明这种看法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