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东高考作文导写及标杆作文、优秀作文、升级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5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7/19 23:27:5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0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4840字。

  2011年广东高考作文导写及标杆作文、优秀作文、升级练习
  【作文题目】: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
  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个字(含标点符号)。
  【解读】:
  一、题目导语只有两句话,只从4各方面对“原点”作了解释,省略号表示“原点”的开放性。
  1、起点。起点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直线的起点,一是圆圈的起点。
  关于直线的起点。原,表示原来的,初始的。点,表示出发点,状态,目的,本意等。
  如,关于改革的起点,应该是改革的初衷,改革最初的目的。回到改革的原点,应该是回到改革的最初目的、初衷,或是回到最初从事改革时的愿望。当前,人们口袋里有钱了,但幸福的指数却下降了,这个改革最初的愿望是相违背的,这就要求我们回到改革的原点,反思最初的目的。既然改革的路偏了,迷路了,或者感觉是死路,就应该回到原点。如此理解,就是非常清晰的。
  上面所述,是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回到原点。而有一种回到原点是被动的,甚或是被迫的。
  我们可以由道路联想到人生的路。在人生路上,会遭遇到各种天灾人祸、失败挫折,此时,我们便会被迫回到原点。此时,可以从为什么、怎么办的角度来总结。为什么会回到原点,分析其原因,也可成文。比如药家鑫的案例,我们就可以从教育、社会的方面来加以分析。
  关于圆圈的起点。在一个圆圈中,起点就是终点。
  佛家有云,生,是起点,死,也是起点,如此生生不息。根据这个,可以谈谈生死观、虚无观、有为无为或是道家生活。到了终点,也就是回到了原点,于是可以选择一个新的圆。
  2、源头。如果说从起点角度的解释是从物质层面、从“实”的角度对“原点”加以横向解释,那么,从源头来解释“原点”,则是从精神层面、从“虚”的角度对“原点”加以纵向解释。
  我们可以从历史的源头、文化的源头、道德的源头、精神家园的源头等角度来审视生活,回到原点。其基本的构架应该是:生活本应是怎么样的,但是当下又如何了,所以需要我们回到原点。
  比如审视教育,当前教育的产业化,使得教育成了考试培训基地,无法培养人的健全人格,这就要求我们不得不回到原点,回到教育的初衷。
  再如,现在的城市和乡村对比,审视我们的生活、生存状态,需要我们回到原点,回到诗意的生活中去。
  ……
  3、中心。中心即核心。比如,我们生活的中心是什么?是物质还是情感?当前社会,我们的生活往往是物质丰富,情感苍白,如果说情感是我们生活的核心,那么我们就需要回到原点,回到生活的核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