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京山一中2011年春季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7/18 6:48:3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9180字。

  京山一中2011年春季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命题:曾令超      审题:邱  波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寒砧(zhān)   迤逦(yǐlǐ)  泅水(qiú)    咬文嚼字(jiáo)  
  B.轻飏(yáng)   涸辙(hé)      玉扃(jiōng)  茕茕孑立(qióng) 
  C.拔擢(zhuó)   潦水(liáo)  岩扉(fēi)    垓下之围(gāi)
  D.缣素(qiān)   央浼(měi)   出岫(xiù)    叨陪鲤对(tā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渲染   笼照   钟明鼎食   走投无路   
  B.狙击   俨然   鱼舟唱晚   战战兢兢
  C.辖制   流憩   青云之志   高山流水   
  D.僻好   惆怅   完尔一笑   萍水相逢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三十年后再回到故乡,那曾经熟悉的村落已是破败不堪,只有村子东头的老门楼依然兀立,与运河边的老柳树形影相吊。
  B.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骆玉笙的代表作《剑阁闻铃》,用哀婉凄凉的曲调,极力渲染秋风秋雨中行宫的萧条寂寞,令人回肠荡气。
  C.这段解说词对画面细节进行了恰当的提炼和升华,使平凡的细节成为一个象征,大大拓展了画面的表意空间,称得上是“点铁成金”。
  D.在巡回赛男单决赛中,马琳首轮便遭淘汰,但他在男双决赛中和队友陈玘轻取对手,获得冠军,真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两个普通农民工组成的“旭日阳刚”组合,在2010年底以34.1%的超高人气直通央视春晚,如今知名度已经不亚于孙楠等一线歌手。
  B.如今的手机已不再是单纯的通信工具,因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贴身伴侣,用来尽情表现个人品位。
  C.像“中国达人秀”这类“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展示天赋和潜能,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相信奇迹。
  D.湖北省气象台昨日16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从昨日晚上开始,全省将有6到7级的阵风,降温最大幅度为10℃。
  5.选出横线上句子填充最恰当的一项(   )
  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                            ,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质。
  A.自在无碍,兴尽而返,独往独来  B.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
  C.独往独来,兴尽而返,自在无碍  D.兴尽而返,自在无碍,独往独来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北京大学法学院教师王锡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公路是“一种外部性十分明显的公共物品,不独本地车辆可以通行无阻。”
  B.刚刚坐下,是想来点面条,还是米饭是吃软食,还是硬点是中餐,还是西餐这些问题很多时候无需乘客操心,上飞机之前,空姐们已经对很多客人的喜好有所了解。
  C.什么是语文呢目前至少有以下几种说法:“语盲文字说”“语盲文学说”“文化说”“言语说”“语言说”,众说纷纭,各执一端。
  D.适之先生却紧紧地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
  叶廷芳
  我们的木构建筑——这里指达到辉煌程度的木构建筑——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从形式到风格都只是单一的发展,没有发生过质的变化,可谓“两千年一贯制”。而欧洲人的石构建筑,仅自古希腊罗马起,其风格上的更新换代至少在一打以上。
  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之一,恐怕是我们习惯于承袭思维,总爱向前人看齐:以前人的水平为坐标,一味以前人的成就为荣耀,为自满。而欧洲人不管前人有多大成就,都不满足,敢于向前人挑战,设法超越他们。两种不同的文化心态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一个着重在前人基础上渐进发展,少有革新;一个则不断推陈出新,向前跨越。
  建筑作为艺术的一门和审美的载体,它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因为人的审美意识是不断变迁的,而且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从19世纪下半叶起,从世界范围看,由于新的建筑学理论和新的建筑材料的诞生,建筑开始了一场崭新的革命。中国的木构建筑作为农耕时代的产物,也已走完了它的历史进程,面临着蜕变。近代西方思潮作为强势文化迅猛地涌入我国,这意味着客观形势已不允许中国建筑从自己的娘胎里孕育出自己民族的建筑新胚胎,我们一边招架,一边接受;来不及细嚼,难免囫囵吞枣。整个20世纪我们在总体上就未能跳出西方建筑的大窠臼,既没有创造出属于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