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笔记小说阅读教学设计ppt
- 资源简介:
共18张,另有教学设计。
【高一年级语文校本课程——古代笔记小说阅读教学设计】
走近古人,汲取智慧
——古代笔记小说阅读交流汇报
[教学目标]
在古代笔记小说校本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兴趣组成阅读小组,自主阅读《世说新语》、《唐传奇》、《聊斋志异》等笔记小说,并推荐部分篇目供全班同学共同阅读。在此阅读基础上,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课外文言文阅读,体会同学间合作的快乐,满足其对自然、社会的好奇心与探究意识。
2.通过各小组读书成果的汇报交流,分享各自的读书体会及阅读方法,获得阅读的快乐。
3.通过各小组读书成果的汇报交流,积累相关文言字词及文学常识,欣赏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
4.通过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思想内容的思考,在发散思维、价值判断、人生体悟等方面增长智慧。
5.通过读书汇报交流活动,学生形成持续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阅读方法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对作品思想内涵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任务明确、新课导入。
明确课堂任务,回顾阅读作品。
教学环节二:成果汇报、讨论探究。
三个小组代表分别就所读作品进行汇报交流。流程分为三部分:推荐词、读书成果汇报、全班交流思想、推荐书目。教师在小组汇报交流过程中引导、点拨、总结。
教学环节三:课堂总结。
附: 《走近古人,汲取智慧》全班阅读材料
姓名:
《世说新语》中有关王羲之的内容
拾贝栏
1.言语六十二 中年伤于哀乐
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①,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②,恒恐儿辈觉损③欣乐之趣。”
【注释】 ①哀乐:悲哀与欢乐,此处偏指悲哀。 ②陶写:陶冶。 ③觉损:减少,降低。
【译文】 谢太傅(谢安)对王右军(王羲之)说:“ 人到中年,很容易感伤。我和亲友告别,就会难受好几天。”王右军说:“ 快到晚年,自然要这样,只好靠音乐来陶冶性情了,还总怕儿女伤害这种快乐情绪。”
2.言语六十九 逸少高见
刘真长为丹阳尹,许玄度出都①,就刘宿,床帷新丽,饮食丰甘。许曰:“若保全此处,殊胜东山。”刘曰:“卿若知吉凶由人,吾安得不保此!”王逸少在坐,曰:“ 令巢、许遇稷、契②,当无此言。” 二人并有愧色。
【注释】 ①许玄度:许询,字玄度,文学家,隐居不仕。出都:到京都。 ②稷、契:尧舜时期的两位贤臣。稷:周的始祖,尧时农官。契:商的始祖,舜时为司徒,帮助大禹治水。
【译文】刘真长(刘惔)任丹阳尹时,许玄度到京都来,在刘真长处借宿。刘家床帐簇新华丽,饭菜丰盛甘美。许玄度说:“如果能保住这个地方,实在是比东山隐居强多了。” 刘真长说:“你如果明白吉凶由人这个道理,我怎么会不保住这个地方!”王逸少(王羲之)当时在座,说道:“如果让巢父、许由遇到稷、契,估计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刘许二人听罢面有愧色。
3.言语七十 清言致患
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①,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②;文王旰食,日不暇给③。今四郊多垒④,宜人人自效;而虚谈费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 谢答曰:“ 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
【注释】①冶城:古城名,在今南京市。 ②手足胼胝(pián zhī):手脚都起了茧子,形容非常劳累。胼胝:茧子。③旰(gàn)食:天晚了才吃饭。旰:晚。日不暇给:工作很多,时间不够用。④垒:营垒。
【译文】 王右军(王羲之)和谢太傅(谢安)一起登冶城,谢安悠然遐想,有超脱世俗的志向。王羲之对谢安说:" 夏禹勤于政事,手脚都长了茧子;周文王忙到很晚才吃饭,觉得时间都不够使。现在国家处于危难之中,人人应该为国效力;而清谈废弛政务,虚文妨碍正事,恐怕不是现在所应该提倡的。" 谢安回答道:" 秦始皇任用商鞅施行法制,也不过历经两代就亡了,难道是清谈造成的祸患吗?"
4.文学三十六 留连不已
王逸少作会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孙兴公谓王曰:“支道林拔新领异,胸怀所及乃自佳,卿欲见不?”王本自有一往隽气,殊自轻之。后孙与支共载往王许,王都领域,不与交言。须臾支退。后正值王当行,车已在门,支语王曰:“君未可去,贫道与君小语。” 因论《庄子•逍遥游》。支作数千言,才藻新奇,花烂映发。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
【译文】王羲之作会嵇内史,刚到那里,支道林也在。孙绰对王羲之说:“ 支道林标新立异,见解确实独到,你想不想见见他呢?”王羲之本来就自视甚高,心里很看不起他。后来孙绰和支道林一起乘车到